责任编辑:孙世麒 SN092
2013年06月06日 11:01
2013年06月06日 11:01
2013年06月06日 11:02
2013年06月06日 11:02
2013年06月06日 11:02
2013年06月06日 11:02
2013年06月06日 11:02
2013年06月06日 11:02
2013年06月06日 11:02
2013年06月06日 11:02
2013年06月06日 11:07
夏初六月,烟台已经有些炎热,中午30多摄氏度的气温让人汗流浃背。然而,对烟台福山区的张格庄镇来说,热度更高的却是一则新闻:“中国首批女航天员,可能就出自咱们家乡!”从烟台福山区往南,一条来回双车道的柏油路伸向远方。这里的山并不高,马路边、山坡上,随处可见的是樱桃树。一枝枝向外伸出的枝丫上郁郁葱葱,一颗颗红红黄黄的樱桃就挂在枝头。“你赶上了好时候,现在正好是烟台樱桃成熟的季节。一年就等这一回啊!”司机王师傅说。
驱车半小时,迎面一块标牌上赫然写着:“中国大樱桃第一镇:张格庄镇”。到了镇上,路边一个个露天批发市场里,处处是忙碌景象。在简易的塑料棚里,农民正在销售刚刚摘下来的樱桃。前来运货的农用三轮车、微型面包车横七竖八停在市场里,忙不迭地装箱上货。再往前一段路,就是张格庄镇下面的张格庄。这里基本都是一层的砖瓦房,一栋栋挨在一起。记者一路询问“飞行员”王亚平的家,终于在一排砖瓦房中间,找到了她家。
这是一座老旧的院落,院门灰瓦盖顶,墙上斑斑驳驳,大门紧闭。门上贴着过年时喜庆的对联:平安好运来,新春全家福。院内摆放着三轮车和农具,屋外墙角堆放着成捆的柴火。当时正是下午3点,反复叫门却无人回答。到左邻右舍一问,村民说:他们去市场卖樱桃了。
这座屋子和周边房屋相比,并无任何特别,甚至条件比邻居还差一些。后来,记者又第二次来到老宅,等待许久,到天快黑的时候,两位老人才回来。可二老看到记者,却马上回避。记者沿途问路时,村民好心提醒过:“他们不接受任何记者的采访。
村民们告诉记者,王亚平父母家和别人一样,收入来源主要是靠种樱桃。大量的樱桃在6月初集中成熟,这时候正是村民们最忙碌的时候。记者询问王亚平家有多少樱桃地,几位村民都说不清楚。望着山坡上大片的樱桃树,有一点可以肯定,王亚平从小就是在这片樱桃树下长大的。每到樱桃树开花,漫山遍野的花海,就是张格庄最漂亮的季节。每到樱桃树挂果,则是孩子们大饱口福、开心快乐的时光。有趣的是,在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选拔的15名女性预备航天员中,竟然有4位来自烟台。在市场卖樱桃的村民王老伯说:“要我说,这航天员就是从小吃樱桃吃出来的。咱烟台出产的樱桃、苹果,全国有名。多吃水果对身体好,这个准没错!”
在张格庄一处山坡上,坐落着张格庄中心完小。爬上五六十级台阶,来到坡顶的校园,只见教室是一层平房,一字排开。绿树掩映下,教室外有乒乓球台,还有两个篮球架摆在山坡外的草丛中,连水泥地都没有。与校园的朴素形成对比的,是教室入口处满墙的奖牌,足足挂了七八块。诸如“优秀实验学校”、“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等。不过,更令记者感慨的是,在学校大门口,一块露天的标牌上写着名人名言,第一条就是 “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天才——布克梅尼斯特·富勒”。虽然字迹已经退色,但读来却振聋发聩。
王云然曾是张格庄镇中心小学的校长,王云然告诉记者“每次学校组织活动和比赛,都能看到王亚平。她从小就挺活泼,学习好,那时候老师们在课后也会谈论起她。”王云然说。2006年,王亚平回家乡摆喜宴,新郎是兄弟部队的飞行员。那一次,王云然也去了。经过那么多年,她坦言“王亚平变化不大”。
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找到了张格庄镇中心小学老师体育老师王智兴的家。他告诉记者:“这孩子身体素质好,有毅力,从小跑长跑。”据他介绍,王亚平多次参加学校、县区的运动会,都是参加长跑项目,直到高中。从小到大都是校队的。长跑是一项非常考验耐力和意志力的运动,王智兴说:“王亚平是个好苗子,她不知道累,而且不服输,能争第一绝不要第二。”由于一直参加长跑比赛,王亚平从小就懂得:只有坚持才能到终点,遇到困难只有不放弃才能成功。
王亚平就读的中学是烟台第二十三中学,根据当地教育部门规划,张格庄镇包括烟台二十三中在内的6所中学,在今年秋季开学后,将合并为崇文中学。现在的二十三中校址,将成为新的张格庄小学校址,镇里原有的多个小学将合并于此。
几经寻找,记者打听到王亚平的初中班主任曹美娜。此时曹老师已经离开中学,在区政府部门任职。说起学生,曹美娜透着自豪:“我当时教语文,王亚平正好是我的语文课代表。那时候班里50多个学生,男生略多些。王亚平的语文成绩很好,而且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她别的科目也都很好,很全面,每个学期都是班里前几名。难得的是,别看她是女孩儿,体育成绩也很好,每次开运动会,她都是运动员,跑长跑的。”曹美娜告诉记者:“之所以至今还记得王亚平,不仅是学习好、品德好,而且小姑娘长得挺好看,扎着长辫子,皮肤稍微有点黑,很讨老师们喜欢。”
据记者了解,王亚平小时候想当医生、当律师,从没想过当飞行员。1997年8月,王亚平17岁那年,正当她还在为高考做复习准备时,突然听说学校来招女飞行员了。由于王亚平是校队的,体育成绩好,大家都鼓动她去试一试。王亚平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参加了第一次体检,谁料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层层体检。高考分数出来以后,她顺利收到了长春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从此与蓝天结下不解之缘。那一刻,乡亲们也觉得不可思议:“咱们乡里出了个飞行员!”
1998年9月,王亚平第一次坐飞机上天。不过,第一次上天就要往下跳——因为这是跳伞训练。在飞行学院,她熟练掌握了4种机型的驾驶。招飞中心原主任程学哲回忆说,王亚平“聪明,非常聪明,而且活泼,要强。王亚平在各种模拟考试中体现出特别的聪慧和灵气”。
实际上,王亚平在成为第一批女航天员之前,作为女飞行员,多次参与各地的抗灾救灾任务,并且不止一次被媒体报道。2007年4月,王亚平在重庆执行人工降雨飞行,重庆媒体推出《美女飞行员“大闹天空”增雨》的报道。2009年2月11日,她在山东潍坊执行人工增雨任务,新华社播发了她坐在飞机驾驶舱内的图片新闻。因而,和其他几位神秘的航天员相比,王亚平是最早与读者见面的一位。
人生就是一场长跑,尤其对王亚平来说。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