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分享微博 分享微信 回到顶部

大厂烟囱

2014.02.06 10:33:46
1 / 10
2014年春节,我回到了家乡——南京大厂。我的童年就是在一个个厂区车间管道和大烟囱下度过的。这些烟囱在小时候是我认清辨别方向的重要参照物。而现在,看着那一缕缕冒出的白烟黄烟,我多少还是会为留在这里的父母感到担心。图为南京钢铁集团门前的巨龙雕像,好似正在吐着烟。
26

大厂烟囱

  编者按:@绿政公署微博微信正在直播 #家乡去哪儿了#春节环保特别行动。这个黄金周,你将与百名记者和万名网友共同见证家乡的生态变迁与乡愁故事。

摄影|赵昀 

  春节假期,绿署每天推送一组还乡故事,十多位摄影师用图片讲述了他们的家乡。

  2014年的春节,我回到了家乡——南京大厂。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实业家范旭东先生和侯德榜先生在此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化工基地-永利铔厂,时称远东第一大厂。“大厂” 之称便相沿成习。此后新中国又在大厂兴建了一批大型化工、能源企业。         

  我的童年就是在一个个厂区的车间,管道和大烟囱下度过的。这些烟囱在小时候是我认清辨别方向的重要参照物。         

  而现在,看着那一缕缕冒出的白烟、黄烟,我多少还是会为留在这里的父母感到担心。虽然他们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祖国的石化钢铁事业,但是他们的身体一直是我的牵挂。         

  希望这些烟囱能逐渐减少,最终消失。让蓝天重回人们的生活,让我们都能有尊严的活着。         

  早安,大厂。早安,上海。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账号,请直接登录
请用最新版微博客户端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