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分享微博 分享微信 回到顶部

责任编辑:马俊岩 SN112

下岗十五年·重庆

2014.03.07 18:34:54
1 / 10
徐长荣,50岁,2001年下岗。下岗后厂里给她的买断费是13600元。徐长荣用这笔钱做批发百货的生意,开始还行,后来时代变化,人们更愿到大商场买东西,生意越做越差。现在徐长荣在街道办当巡防员,最令她焦虑的事就是养老保险。摄影:李文彬【图片系列策划:下岗15年】   
69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下岗十五年·重庆

摄影:李文彬 文:贾亚男

    重庆市是我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建国初期,出于国防安全等各方面的原因,政府将一些兵器工业,汽车工业等一些重工业迁建到重庆,铸成了今天重庆老工业基地的局面。

  2001年中国加入WTO,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及市场机制变化,重庆老工业区的国有企业因自身竞争力不强,产品老化,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不得不破产,被兼并或处于停产的状态。因此,产生了一大批下岗失业工人。从2001年开始到2005年,重庆下岗工人的人数成逐年增长趋势,从2001年的13.72万,增长到2005年的16.89万。他们主要集中于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如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等。

  通常企业对下岗职工的补偿是采取支付一次性买断的安置费,但是再就业、医疗、住房却成为他们的难题。下岗后,他们有的通过创业过上了比较好的生活,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因为年龄偏大、缺乏相应的知识技能,通常只能靠打零工,甚至靠政府救济度日。

 

  徐长荣 50岁 2001年下岗

  徐长荣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幺,哥哥姐姐们戏称她是家里读书时间最久的一个,高中毕业后又读了两年技校。1987年从技校毕业后,徐长荣被分配到了重庆市电冰箱厂。

  然而到了2001年,电冰箱厂宣布破产,徐长荣和她的同事也因此下岗。当时厂里给她的买断费是13600元。

  徐长荣用这笔钱开始从朝天门码头批发百货卖,当时朝天门批发市场很繁荣,小百货的生意很好,因此生活还过得不错。但后来随着时代的变化,批发卖百货的生意越来越差,人们更愿意到大商场买东西,因此徐长荣再次失业,家里堆积的衣服也只能自己或给家人穿。

  不做小百货生意后,徐长荣又断断续续地打着零工,到餐馆当洗碗工,到工厂当工人,给别人家里当做饭阿姨。但随着人到中年,身体越来越差,繁重的体力活让她感到吃力,有一段时间是靠领政府救济过活。

  现在徐长荣在街道办事处当一名巡防人员,工作不算辛苦,但现在最令她焦虑的一件事就是养老保险金。“老无所依”的担忧让她有时候辗转难眠。

 

  李荣兵 42岁 1996年下岗

  1991年高中毕业后进了一家乡镇企业——九龙镇喷塑厂,由于是厂里唯一一名高中生,厂里也把当时唯一一个外出培训的名额给了他。回厂后他担任的岗位是锅炉共,在厂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技术性很强的岗位。

  1996年厂里由于效益不好,基本上停工,濒临破产边缘,李荣兵和其他员工一起回家待岗,发了数月基本工资后,厂就彻底破产了。他开始学厨师,后来去了北京,在那一干就是5年。2001年回到重庆,学驾驶,买了一辆小货车开,两年后卖掉。2003年正式开始开出租车,至今。

  现在李荣兵承包了公司一辆出租车,和两个朋友一起,自己只开夜班,从周四到周日。

 

  龙晓渝 45岁 2001年下岗

  龙晓渝1987年进入重庆市灯泡工业公司工作,在岗位上从事特种灯泡的生产。2001年,灯泡厂解体,工厂与员工解除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协议和劳动关系,他也随之下岗。原位于沙坪坝区杨公桥的灯泡厂,现在已被高楼林立的商品房所代替。

  下岗后的龙晓渝做了好几份工作,最开始在重庆现代书城当过店员,随后在私人电脑还没兴起的年代开了一家网吧,然而因为电脑硬件更新换代太快,网吧的投资跟不上,因此关闭了。后来自己在歌乐山脚下的四川外国语学院旁边开了一家书店。

  “网络来了,人们不爱看书了。”龙晓渝这样解释书店关闭的理由。

  但龙晓渝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骑自行车,他曾挑战在重庆42度毒辣的太阳下,由市区骑到郊区涪陵,24小时内完成300公里。

  出于对自行车的了解与热爱, 他2007年到朋友开的自行车店打工,一直干到2012年。

  现在龙晓渝是喜德盛自行车品牌重庆地区总代理,负责喜德盛自行车在大重庆的销售,旗下有几十家专卖店和经销商。

 

  唐亮 41岁 1998年下岗

  唐亮1993年进入重庆朝阳化工厂工作,负责办公室档案管理。1995年他开始参加成人自考,学习会计专业。但1998年企业被兼并,单位付给他一次性买断费3000元。

  下岗后的唐亮曾经很郁闷,他说母亲曾抱怨道“读了这么些年书,工作丢了,女朋友还没‘耍’(交女友),以后怎么办哦。”

  唐亮想起自己的未来也感到一片迷茫。

  下岗后,唐亮尝试去找工作,但以前学的很多专业知识都已忘了,于是他开始重新学习充电,凭自己学的会计知识进入一家房地产企业当财务。2009年左右,唐亮从房地长公司离职。

  后来爱人为家里添了一个宝宝,加上自己非常喜欢小孩,于是跟爱人一起在九龙坡区开了一家幼儿园。现在幼儿园约有180名学生,教职员工约有七八名。

 

  徐长生 57岁 1997年下岗

  徐长生生于1957年,高中学历,当过兵,1982年退伍后进入重庆电镀厂工作,成为一名电镀工人。在他提供的一张泛黄老照片里,年轻的他因带领小组技术革新,被厂里授予“先进集体”奖。

  1990年徐长生承包了一个车间,由于效益突出被提升为车间主任,成为了生产科长。1997年电镀厂破产,工厂与徐长生解除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协议和劳动关系,工厂付给他一万八千元的一次性安置费。

  1997年下岗后,他用这一万八千元安置费和在厂里学到的技术办起了自己的电镀厂,和爱人一起经营,当起了小老板。现在拥有职工大概20多人。

  谈起当年一起下岗的同事,他说道:“有很多人还是‘耍’起的(没有工作),有些在打零工,还有几个到我厂里工作过。”

新浪图片

新浪图片

温暖而开放的图片平台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账号,请直接登录
请用最新版微博客户端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