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分享微博 分享微信 回到顶部

责任编辑:马俊岩 SN112

乡镇公务员:工作只是貌似“光鲜”

2014.03.10 09:41:12
1 / 26
夏阳军,今年29岁,是合肥城郊一乡镇团委书记兼农业、旅游干事,他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干了三年。如今跟另外两家合租住在城郊的一所房子里,每天早晨六点起床,一天里忙忙碌碌,很少有停下来的时间。他60多岁的父母还在城中打工,女友去年年底跟他分手。摄影:吴芳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乡镇公务员:工作只是貌似“光鲜”

文图|吴芳

  公务员,常常成为“高收入”“铁饭碗”的代名词。在人们眼中,公务员通常西装革履,进出小车;在人们眼中,公务员有保障,有前途,有权力。但现实生活中的公务员究竟怎样?这是一个基层公务员16个小时的生活,他叫夏阳军,今年29岁,是合肥城郊一乡镇团委书记兼农业、旅游干事。

 

  早晨:6点起床

  闹铃定在早晨6点,这是夏阳军搬家后的习惯。从自己租住的出租房到上班的单位,有20多公里,只有一路公交车,并且必须赶上6:50的那班,从出租房到公交车站还有五百多米路程,因此他必须6点起床,而且动作要快,否则就会迟到。去年,夏阳军为了照顾女友,住在合肥东城,每天往返就得4个小时,他每天早晨5点多就得起床。

  6点,夏阳军准时起床。此时,出租房里只有夏阳军一个房间亮着灯,合租的两个小伙子还在熟睡中。为了省钱,夏阳军和另外两个打工的小伙子合租一间三室一厅的房子,他的房间不到9平方米,一个月房租550元。

  刷牙、收拾电脑,夏阳军拿了一杯牛奶,换好鞋,轻轻关上门,匆匆上路。此时,天还笼罩在夜色之中。抵达公交车站时,距离班车时间还有十几分钟。几分钟后,同住在附近的几个同事也陆续抵达,夏阳军和他们聊起天。

  可能因为太早的缘故,300路公交车抵达时,连夏阳军和同事一起,车上只有7个人,公交车显得空荡荡的。上车后夏阳军最先和同事们聊天,然后开始闭上眼睛补觉。夏阳军常常为了赶材料熬夜,最近感情也出了一点问题,常常失眠。

 

  上午:三份材料,15个电话

  打卡、打扫卫生,7:30,夏阳军抵达单位后就开始进入工作状态,此时距离上班还有半个小时。

  按照昨天的安排,夏阳军上午的主要工作完善两份材料,然后下村落实20多天后乡里搞的桃花节的场地。时间有些紧,因此他坐下后就打开电脑开始忙碌,两份材料上午要交给乡长审阅。夏阳军的办公室总共有三个人,分别是农办主任和夏阳军以及另外一个干事,身份一个是乡聘,一个为事业单位编制,只有他是公务员身份。

  上午8点过后,夏阳军的电话响起,他匆匆上楼来到人大主任办公室,人大主任布置他修改另一份汇报材料,并且很快就要。夏阳军下楼后立即放下其他材料,集中精力进行修改完善。其实,在乡里还有党政办公室,但很多事情领导还是喜欢找夏阳军去做,一方面党政办事情多,另一方面,可能也因为夏阳军能干。

  夏阳军静静地坐在位置上,办公室里也很安静,只听得键盘“哗哗”的响声。因此偶尔办工桌上的电话铃声显得格外刺耳。一个小时后,人大主任交办的材料搞好,夏阳军上楼,听取领导意见,然后再修改了两次,结束。这期间电话铃声不断,除了同事之外,还有一些村民的电话,前来咨询相关事宜。

  时间已经是十点多,还有两个材料没有搞好,夏阳军上午的计划已经打乱了。幸好材料昨天下午和晚上他已经搞了一个初稿。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夏阳军又被乡长叫出去几次,还不断有电话过来,直到中午12点,两份材料交给了领导。

  整个上午夏阳军接了15个电话,搞了三份材料。

 

  中午:三个电话扰乱午休

  中午就在食堂,一餐8元钱固定的快餐。按照习惯,每天中午两个小时,夏阳军要么加班搞材料,要么倒在办公室的凳子上小息一会。但这段时间来,夏阳军午餐后习惯地到镇子走边的路上走走,最近他有些烦躁。

  和很多大学毕业生一样,夏阳军也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2008年从安徽农业大学毕业后就参加了安徽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并成功录取,分配至蚌埠工作。由于和自己的女朋友就分居两地。在工作了两年之后,夏阳军决定放弃蚌埠的这份工作,参加了公务员考试,最终被分配至城郊工作。

  但去年年底他和女朋友还是分开了。相处5年,说没有感情,那是假的,因此他觉得要翻过这一页还需要时间,甚至常常失眠。

  其实到城郊工作后,夏阳军的生活极其单调,每天很早从宿舍到单位,然后很晚回到家中,虽然住在合肥,但所有的生活和工作的圈子都是集镇和农村,每天忙忙碌碌,没有时间和同学朋友在一起聚会。有时候自己也会想,自己究竟为谁而工作,自己的这种生活方式对不对。

  半个小时后,夏阳军回到办公室,刚刚躺下不到10分钟,电话铃响起,后来又陆续来了两个电话,午休就这样泡汤了。

 

  下午:五个点寻访

  这是一个以生态农业为主的乡镇,全乡人口1.4万,面积32.4平方公里。乡机关60多名干部中,公务员身份的只有20几个人。农业和生态旅游是乡里近阶段重点打造的项目,夏阳军负责对口农业和旅游,另外兼职团的工作。

  下午两点,夏阳军叫了一辆车,他要去五个点寻访。

  首先是一个村,联系美食文化节的场地,然后是附近一个村庄的桃花园,看看桃花节进展情况,第三站则是一个农庄,和几个创业的大学生了解一下他们的农庄有没有困难,第四站则是到另外一个村庄,落实四个大树的移栽和生态厕所建设的具体位置。最后一站则是自己对口的拆迁户金友芝家回访。在合肥市水源地保护中,有一千多户居民拆迁,为了妥善安置,稳定情绪,每个乡干部都对口了几乎拆迁户,并要求每个月上门一次。

  寻访很顺利,下午6时许,夏阳军来到租住在城郊的金友芝家。60岁的金友芝见到夏阳军到来,全家都迎来出来。金友芝有两个女儿两个儿子,在拆迁中拆掉了自家600多平方米的房子,现在全家8口人寄居在城中村中租房而居。最初老人对拆迁并不是很理解,甚至与乡里上门干部发生争吵,最终还是通过做工作顺利完成了拆迁。夏阳军每次来看他都会告诉他一些情况,也及时将他反映的情况汇报上去,并解决,久而久之,老人和夏阳军也成了朋友。

  夏阳军此次来主要是了解老人家里的生活情况,同时告诉老人安置房的建设进展情况。老人最关心的是安置房的质量,以及配套实施。

 

  晚上:陪打工父母吃饭

  离开金友芝家,已经是7:00许,夜幕逐渐降临。由于今天事情还算顺利,晚上也不需要加班,夏阳军给母亲去了电话,一会去在合肥打工的父母那里看看。父母也觉察出孩子这一段情绪不好,安慰儿子,让他没事到这边来坐坐。

  夏阳军觉得挺对不住父母的,父母60多岁了还在合肥打工。夏阳军老家在安徽无为县,姊妹三人,两个姐姐都已经出嫁。自己小学和初中都是在合肥读书,父母亲为此也花了不少钱,今年一月份自己拿到手的新房子也是父母付的首付,为此还欠了亲朋很多钱,父母这么累也是想为自己减轻一些负担。

  夏阳军算上在事业单位呆的3年工作已经6年时间,目前每个月工资并不高,除掉房租水电费和吃喝,一个月能结余的钱很少,按照自己的这种状况买房几无可能。而自己的那拨同学,现在很多人一个月收入都是他的好几倍。而他唯一能够让同学们称道的仅仅是工作很“光鲜”。尽管说出自己的收入来同学们都不相信,但现实毕竟是现实。不过夏阳军并不后悔,尽然做了这一行就应该将他做好。

  离开父母的出租房回到自己宿舍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夏阳军必须尽快睡觉,明天将又是一个忙碌的一天。

新浪图片

新浪图片

温暖而开放的图片平台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账号,请直接登录
请用最新版微博客户端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