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分享微博 分享微信 回到顶部

国际学校高中生拍卖会

2014.07.03 15:56:46
1 / 9
2014年6月底在北京朝阳门千禧公寓的一个会议室内,一群由北京数个国际学校高中生组织策划了一场艺术品慈善拍卖会。活动的组织者唐诗雅和她的同学们开会准备接下来的安排。
1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国际学校高中生组织慈善拍卖会

2014年6月底,在北京朝阳门千禧公寓的一个会议室内,一群由北京数个国际学校高中生组织策划了一场艺术品慈善拍卖会。他们自发组织,将学习艺术同学创作的作品拍卖,共凑得的一万六千元人民币捐赠给上海一家名为“快乐三点半”的社区公益组织。

拍卖会的组织者唐诗雅和骆靖怡分别来自美国和香港,现场帮忙的志愿者大多都是她们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国家,其中不少人是华裔,因为家人的关系留在北京的国际学校学习,与国内不少全力投入高考的同龄高中生不同,诗雅、骆倩怡和他们的同学可以把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书本以外的社会实践上。在采访其他自愿者的过程中了解到,在国际学校的惯例中,社会实践及参与公益服务是考察学生能力,尤其是社会交往及公共责任能力的重要指标,很多学校早已与社区公益组织和慈善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整个活动的发起、组织和执行都是由这群17、18岁的高中生独立完成,每个环节都是他们自己的原创,当然也得到了专业人士的指点。同时,他们也积极发动父母的资源,通过家人的关系联系场地、食品赞助,宣传拍卖会,但是具体联络及细节还是由他们自己亲自完成。一个100人的拍卖会,对于成人来说可能规模很小,但是对于他们老说已经很大,他们学着如何运用自己掌握的资源,也锻炼书本以外的能力。”

“讲到困难,让我最头疼的就是时间管理问题。毕竟我还是个学生,为与学业兼顾要很努力才行。” 诗雅回答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她也坦言自己过去也多次参与过类似的活动,角色和分工不同,学到的经验也不一样。现场另一位北京普通高校的学生羡慕的表示,如果自己学业压力小,她也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

“现在面临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我们也很紧张,课业压力比前些年大得多,还好学校家人都支持,活动才能顺利进行。”问到唐诗雅的家长为何支持孩子参与公益活动,回答是:“孩子以前是个很害羞的女孩,在活动中她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胆量都明显提升,我很为她骄傲!这样的活动,不但可以帮助他人,也可以让孩子得到锻炼,所以,我们支持她!”

现场的高中生们对慈善的理解程度不一,但他们理解慈善超出仅仅是捐款的概念,我们也期待着能够参与更多国际学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看到年轻人不同的成长方式。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账号,请直接登录
请用最新版微博客户端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