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分享微博 分享微信 回到顶部

责任编辑:朱嘉磊 SN218

昆明上演行为艺术秀:6米高铁杆上站70分钟

2015.05.03 16:51:40
1 / 14
2015年5月2日,昆明南屏街顺城购物广场前,曾多次在全国各地表演行为艺术的王军,继2007年后再次回到昆明实施自己的行为艺术作品《致敬》。在6米高的杆子上站了70分钟。路人们被这些怪异的行为所吸引,驻足观看。摄影:张悦/都市时报
71

昆明上演行为艺术:6米高铁杆上站70分钟

白衣女孩被禁锢在玻璃罩里拍打着玻璃;面无表情的女人在上行电梯上逆行1小时;年轻男子站在6米高旗杆上俯瞰广场;中年黑衣男提着水桶和扫帚写诗……

  昨日,在南屏街,路人们被这些怪异的行为所吸引,驻足观看。

  这是五三青年艺术节“在云上——行为艺术现场”。来自新加坡、日本、中国重庆、昆明等地的行为艺术家们在人来人往的南屏街,与民众一起探讨人与人、人与城市的关系。

  来自山东的行为艺术家王军,继2007年后再次回到昆明实施自己的行为艺术作品《致敬》。

  “我们选择在市中心就是想让公众近距离地感受一种真正的行为艺术,不是一种噱头和表演。”云中旅在云上行为艺术现场总策划和丽斌说。

  坐在密闭的玻璃罩里 “在拍戏吗?”

  顺城购物广场上,1立方米的玻璃罩内坐着一个白衣女子。正午的太阳透过玻璃射在她身上,汗水从她的鼻子、额头上和头发里流出,她望着玻璃罩外的两个女子,眼神里充满渴求。两名女子慢慢走向玻璃罩,将双手印在玻璃上,罩内的白衣女子将自己的手掌合上去。罩外人的手放在哪儿,她的手就放在哪儿。

  在玻璃罩外徘徊一阵后,两个女子渐渐后退,白衣女子看向周围的人,眼神缓缓移动。接着,她用拳头和钳子砸向玻璃罩,但没能将玻璃砸碎。随后,一名男子和一群人围上去合力敲打玻璃,才将玻璃砸碎“救”出该名白衣女子。

  “她们是什么意思?在拍戏吗?”围观的一名男子问道。旁边的两名年轻的男孩子也在对话:“你看她的眼影都哭花了?你说她到底怎么想的?”“她可能在计算要怎么合理利用空气吧!”

  原来,白衣女子名叫沙玉蓉,正在实施她的作品《打破》。沙玉蓉想要表达的是“孤独的恐惧”,“隔离物让我产生恐惧,与亲近的人不能交流。”沙玉蓉希望,有陌生人来靠近玻璃罩。

  旗杆上站70分钟  “他到底在做啥?”

  当沙玉蓉从玻璃罩里爬出来后,广场上竖起了一根6米高的旗杆。山东籍行为艺术家王军通过人字梯站上了旗杆的顶端。他刚刚站定,一名工作人员也爬上人字梯,在王军的腰上围了一根皮带,将他和旗杆绑在了一起。这是王军在实施作品《致敬》。

  王军的行为也吸引了很多市民的驻足观看,很多人站在广场附近的走廊上、树荫下,抬着头看着旗杆上的人。

  “他到底在做什么?”

  “你看周围有那么多特警,是不是在搞训练?”

  王军计划作品实施时间为2小时,但站了一小时左右,10多个防暴警察出现在旗杆下方,要求其停止行为艺术。几名工作人员还搬来楼梯,劝说王军下来,但王军摇摇头说想再争取30分钟时间。交涉不成,王军最后将时间延长了10分钟。

  在旗杆上站立的70分钟里,王军说,这是一个慢慢修正自己的过程。“因为是《致敬》,所以要有端正的态度,身体是否笔挺?衣服是否整齐?我的双手是不是搭在裤子中线上?”在旗杆上,他不断调整自己。

  王军说,站立是他对自己梳理与修正的过程。作品命名为《致敬》,是希望以一种温和的方式来普及行为艺术。

  电梯逆行1小时 “妨碍到别人了”

  除了王军的《致敬》、沙玉蓉的《打破》,日本女艺术家清水的《电梯逆行》同样惹人关注。

  在广场通往地下商场的上行电梯上,清水左手抓住电梯旁的一根树枝,在上电梯上逆行,与左侧游客擦肩而过。路人多用惊异的眼神看着她,原本并排站在一起的人,赶紧避开排成一队上楼。

  《电梯逆行》实施了近1小时。由于上行乘客较多,左侧扶梯上排着长长的队,很多人都主动为清水让行,只有一名中年妇女坚决不让,清水只好绕过她继续下行。

  “我觉得她可能想要让大家自觉排队,让出一定空间让有需要的人先行。”有路人这样评价清水的行为。但是市民汪大爷却有着不同的看法:“这种方式妨碍到别人了,其他人上个电梯都被拦住。”汪大爷甚至找到场地负责人,希望他们尽快制止这种行为。

  此外,来自新加坡的行为艺术家蔡青以扫把为笔,以水为墨,在地板上书写诗歌《生命之水》,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也呼吁人们关注自然,保护水环境。

  昆明人这样看

  市民周先生:

  看不懂他们在干什么。艺术像这样搞,好像不对。我个人觉得艺术要有感染力、有美感,这些行为艺术总让人有不好的感觉。如果让人看不明白要表达什么,就不是好的艺术。

  

  市民李先生:

  我觉得挺好的,昆明缺乏街头艺术,更缺乏行为艺术。本来昆明就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开放的城市,应该允许有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出现嘛。不存在看不懂的问题,我在成都和北京都看过多场行为艺术表演,只要你认真体会,把自己代入,就能明白行为艺术有更强的感染力。

  

  市民吴女士:

  呵呵,看不太明白,不过觉得挺有意思、挺新鲜的。以前听说过行为艺术,但今天第一次看。我个人觉得,各种艺术都该存在,才能丰富多彩。既然有人表演有人喜欢,就该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账号,请直接登录
请用最新版微博客户端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