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分享微博 分享微信 回到顶部

责任编辑:孙世麒 SN092

我愿付出所有 只为你快乐

2015.06.24 15:23:03
00:00 / 00:00
1 / 21
“我要你快乐/我要你快乐/快乐是你给我的礼物/快乐是我给你的祝福/我要你快乐……”这是音乐人王红波写的歌曲《我要你快乐》,他说,这首歌写给他的朋友尚斌的。尚斌是一位单亲父亲,他独自一人带着患罕见病的儿子壮壮,照顾他,为他治病。下面就是这对父子的故事……

我愿付出所有 只为你快乐

文 曹静/都市时报

  “夜深了,还睡不着,也不知道,要过多久才能够见得到,周围那么吵,心却静悄悄,手握着电话,盼你的声音拥抱。常常叹息,是否期盼是我们的宿命,在心里,安慰自己上天会很公平。未来会怎么我不确定,现在的我们都很开心,所有快乐都因你而起,我要你,伴我去飞……”

  尚彬把这首名为《我要你快乐》的歌分享到了微信朋友圈。他像上语文课的小学生一样归纳起段落大意来:“第一段是壮壮的心声,第二段是写我,第三段是我和壮壮共同的心声……”

  他还有家。除了他自己,另一个家庭成员就是他的儿子壮壮——一个罕见病患儿。

  希望

  壮壮还很小的时候,尚彬对壮壮的未来就有了明确的规划。“做一名军人”是他对壮壮的期许。

  但是随着壮壮越长越大,尚彬的愿望却变得越来越简单,“壮壮不感冒就好”、“壮壮开心就好”、“壮壮喜欢就好”……壮壮当不了军人了,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现实。尚彬也认命了,这个曾经奔波全国各地,带着儿子寻医问药的父亲,没有了更多的“奢求”,只愿儿子活得开心快乐,少受病痛折磨。

  尚彬的手机里,一直存着壮壮从出生到现在的几百张照片。壮壮出生8天的时候,尚彬用相机记录下了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张影像——头上还插着针管的壮壮伸出胖嘟嘟的小手,藕节一样的小胳膊露在外面,圆圆的小眼睛看着镜头。

  那时的尚彬,虽然心疼睡在医院保温箱里的儿子,但内心是非常喜悦的。时隔8年,在尚彬办公室的电脑上,依然存着壮壮的第一张照片,照片的一旁写着“我的第八天。爸爸、妈妈,我是不是很可爱?”

  沉浸在初为人父的激动中的尚彬,幻想着带着长大的儿子打球的尚彬,希望儿子成为一名军人的尚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个看上去健健康康惹人喜爱的孩子,却会被医生宣布一个残酷的诊断:这是一个不健全的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儿。

  养育一个身体健康、心智健全的孩子,是件很幸运的事情。也许因为身边幸运的人太多了,所以不曾感受到这种幸运是多么珍贵。初为人父的喜悦对于尚彬来说异常短暂,壮壮出生几个月后,尚彬夫妇发现,孩子没有力气,身体软绵绵的,肌肉无法提供支撑。又过了几个月,同龄的孩子已经能站起来向大人要东西吃了,壮壮最多却只能保持坐稳。

  “壮壮先学会叫爸爸,但一直没学会走路。”疑惑的尚彬听人说,“有些孩子走路走得晚是正常的,不用太担心”,况且壮壮很聪明,很快学会了“爸爸”之外的很多词儿,他便没太在意——这么一个乖巧聪明的孩子,怎么会有“故障”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壮壮满一岁了,依然站不起来。医生的诊断结论不一,除了告诉尚彬夫妇“孩子智力没有问题,或许是发育迟缓”外,没有其他诊断。尚彬已经记不清给壮壮吃了多少钙片和补品了,他甚至带着壮壮和妻子去海南,只因为听人说“多吃海鲜可以催奶”,他觉得,坚持母乳喂养,也许可以让壮壮更快地学会走路。

  寻医

  在壮壮的病被确诊之前,尚彬做了很多“自以为是”的努力。他觉得孩子“发育迟缓”,于是给壮壮吃钙片;他觉得孩子可能是“有点懒,不想走路”,于是故意抱着壮壮去看其他小孩子奔跑、玩闹;他想也许是孩子血液不流通,于是学会了给壮壮软软的身体做按摩……可是最终把这一切都做完,也并没有什么效果。年幼的壮壮依然连站都站不起来。

  尚彬不愿意再等了,他和妻子开始带着壮壮四处寻医,想查出个究竟,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眼前这个会说会笑,用稚嫩的声音叫着“爸爸”的小天使无法长出可以腾飞的翅膀。

  昆明的医院找遍了,没有结果。医生要么依然告诉他孩子发育迟缓,要么说一堆他听不懂的医学专业名词,但最后都不能确诊。有人告诉他,重庆儿童医院是西南最好的儿科医院,尚彬又带着儿子赶往重庆,但依然没结果。

  壮壮快两岁的时候,爱子心切的尚彬带着壮壮去了北京。在北京的儿童医院,他得到了“答案”,但那万万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尚彬说,他永远忘不了北京儿童医院的那位医生。是他面带难色地告诉尚彬夫妇,壮壮不是发育迟缓,而是一名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儿。SMA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杀手。每6000—10000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会患上SMA;每40人中,就有一个是SMA致病基因携带者。

  尚彬从未听说过SMA。他不知道这病是由什么引起的,也不知道壮壮为什么会得这个病。他只有一个念头:不管怎样,都要为壮壮医治,要让儿子站起来。

  但是,他那为儿子治病的坚定信念,却被医生一句“目前没有治疗方法”击溃。这个当过多年兵的七尺男儿顿时泪如雨下。

  看着牙牙学语的可爱儿子,尚彬选择了把医生的话抛到脑后。他认着一个死理:是我创造了壮壮的生命,是我让壮壮来到这个世界上,不论怎样,为了请求壮壮的原谅,我只能拼命找,找到把他治好的方法。

  偏方、针灸、中药、按摩、拍打……能想到的法儿,尚彬都给壮壮尝试了。他站在壮壮身边,看着一根根细针插进儿子稚嫩的皮肤,事后他回忆,那感觉“就像针扎在自己的肉里”。壮壮也害怕,又怕疼,又怕往自己的身上扎针的陌生人。

  见儿子哭得厉害,尚彬没了辙,他把细针插在自己头上,告诉壮壮这是在演“天线宝宝”。一对插着“天线”的父子互相看着,呵呵地笑了。

  之后,针灸成了家常便饭,每天变成“天线宝宝”,壮壮也习以为常了。而当时事业正蒸蒸日上的尚彬选择了放弃工作,全心全意带儿子寻医问药。没有收入的日子里,四处寻医的花费和一家人的生活费,完全依靠仅有的积蓄。

  接受

  法国作家傅尼叶,是一位有着两个残障孩子的父亲。他对残障孩子的父亲有这样一段描述:“残障儿的父亲应该是愁眉苦脸的,他的肩上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脸上戴着痛苦的面具。他根本不可能戴上大红鼻子逗别人开心。他没有权利笑,因为对他而言,笑是最不合适的。”

  对尚彬来说,这段话,就是自己生

  活的真实写照。儿子被确诊后很长一段时间,他完全忘记了如何逗孩子开心,也忘记了如何逗自己开心。每每看到壮壮那双清澈的大眼睛,听到壮壮奶声奶气地叫“爸爸”,尚彬就觉得内心的痛苦被一次次放大。除了不断求医,尚彬没有其他办法缓解自己内心的痛楚。

  虽然能扮“天线宝宝”哄孩子,但每次尚彬带壮壮去医院做理疗,他都很痛苦。他说,实在不忍看着儿子被医生各种“折磨”。“壮壮那么小,做理疗痛得哭,有个医生还埋怨说孩子哭得烦人。我当时气得很,真想扎他几针解恨。”尚彬现在回忆起来,还有些愤懑。

  尚彬至今还记得壮壮吃的中药是什么味道,“那真的是我闻过的最臭的中药,也是最难喝的中药了,可还是得逼着壮壮喝下去。”这个有点“不择手段”的父亲,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劝儿子喝这难以下咽的东西了。他只能告诉儿子,坚持喝,就能站起来,就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走路。“只要用这个理由,再难喝的药,壮壮都会自己喝下去。”

  今天说起这些事,尚彬还是心疼。因为,当初让壮壮喝的那些药,全都毫无作用。“一丁点儿效果都没有。”

  和大多数罕见病患儿的家长一样,尚彬甚至有过被骗的经历。

  2012年,在一个SMA病友互助群里,有人主动联系尚彬,说自己的孩子得的也是和壮壮一样的病,但后来被一个“神医”给治好了。救子心切的尚彬二话不说,独身一人前往江西赣州找那位“神医”,结果到了才发现,那人根本不是什么医生,就是一个“大忽悠”,张口就跟尚彬要6万元钱,不然不给医治。尚彬找了个借口仓皇而逃,连夜坐车离开了那个小县城。“我单枪匹马一个人去,如果被他们扣下来,真的不敢想象会发生些什么。”后来,尚彬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到病友互助群里,但相信他遭遇的人并不多。

  这件事后,尚彬不再像无头苍蝇那样四处寻找偏方了。他开始冷静下来,慢慢接受这个事实。

  壮壮被医生诊断为SMA二型。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脊椎开始发生严重变形,呈“C”状,无法行走,只能坐在轮椅上。

  很多人劝尚彬夫妇再生一个。尚彬坦言,自己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但由于SMA是遗传病,夫妻两人都是SMA的隐性基因携带者,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患病概率为25%。是冒险生二胎,还是全心全意照顾懂事的儿子,尚彬抱着孱弱的壮壮,内心无比纠结。

  最终,夫妻二人放弃了要二胎的想法。壮壮4岁的时候,两人协议离婚,孩子由尚彬抚养。

  尚彬成了一个单亲爸爸。

  成长

  懵懂的壮壮不太明白“离婚”的意思,但他知道,爸爸妈妈不在一起了。

  晚上,孩子一个人用被子捂住头,悄无声息地哭。尚彬发现了,心疼地抚摸儿子的小脑袋,伸手去揩儿子小脸上的泪水。壮壮哭得越发伤心,小手抱着爸爸:“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尚彬后来回忆,那一刻,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从此以后要和儿子相依为命了。

  完全脱产为儿子治病持续了两年多时间,尚彬的老本吃完了,壮壮却丝毫不见好转,脊椎越来越弯,身体越来越无力。“最怕的就是感冒,只要感冒,(壮壮)连咳嗽的力气都没有,痰卡在喉咙里出不来,稍不注意,一口气就上不来了。”尚彬一边小心翼翼地照顾儿子,一边又开始继续工作——做工程。

  2012年,尚彬的工程做到大理,无法两地兼顾,他只能把壮壮带着一起去大理,父子两人在工地上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壮壮最喜欢吃爸爸自创的豌豆炒番茄,但尚彬忙得实在难以分身,只能经常带着儿子下馆子或者吃食堂。“有一次我做饭,不小心把手割伤流血了,壮壮看到心疼惨了,马上要求我不准做饭了,带他出去吃。”壮壮有着同龄孩子身上看不到的懂事和成熟,总能带给爸爸一些小感动。

  “儿子从小跟我一起睡,他基本上都比我醒得早,起来后就坐在我身边看着我睡觉,也不会吵醒我。好多次,他想帮我盖被子,但被子被我身体压着,他就扯,身子又没力,不小心就倒在我身上,把我弄醒了,他很愧疚,一个劲跟我解释他不是故意的。”对儿子这些温暖的小举动,尚彬全部深深记在心里。

  壮壮很懂事,除了身体,没有任何让尚彬操心的地方。尚彬很欣慰,他加倍地爱壮壮,希望把最好的爱都给壮壮,他没有再婚,也不敢再婚,“像他这种情况,离婚带个娃娃,还是这种情况的娃娃,哪个女的愿意?”朋友王红波和尚彬相识10年,对尚彬和壮壮的故事了解得最多,但他从来没见过尚彬在朋友面前抱怨什么。“苦中作乐,相互扶持”是他给这对父子关系的概括。

  搞音乐的王红波写了一首歌送给尚彬父子,叫《我要你快乐》:“我要你快乐!我要你快乐!快乐是我给你的祝福,快乐是你给我的礼物……”歌曲的最后这样写道。

  2014年,壮壮到了读书的年龄,按照户口所在地,应该入读高新区某所小学,但校方却因壮壮的身体原因,拒绝孩子入学。尚彬不忍心看着儿子没书读,他四处找关系托人,终于让壮壮进入了西山区的一所小学。

  开学第一天,尚彬送孩子去学校。有好奇的小朋友问坐在轮椅上的壮壮,“你为什么不下来走啊?”这是壮壮第一次脱离父母的保护,他按爸爸教他的回答:“我生病了,走不了路,只能坐轮椅。”听了这话,小朋友露出惊讶和同情的表情:“那你也太悲催了吧!”

  尚彬在一旁听见这话,伸出手来,轻轻拍了下儿子:“壮壮,没关系,咱们要面对现实。你的身体状况确实是这样,我们这方面不如其他人,但我们可以好好学习,成绩超过其他人,这样就不会被看不起了。”

  尚彬解释说,这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来“保护”壮壮,他知道孩子比他更难受,但他想让孩子知道,“你只是跟别人不同,并不一定比别人差。”

  聪明的壮壮读书很用功,经常拿一百分,每次开家长会,尚彬都很开心,老师总是对孩子称赞有加,同学们也对孩子非常友好。但是,壮壮始终身体不方便,在学校如厕和吃饭都需要人照顾。

  可能是上天觉得这对父子实在承受得太多,各种因缘巧合下,一个叫张毅的小伙子主动承担起了壮壮在学校的陪读,并帮助尚彬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有了张毅的帮助,尚彬的压力减轻了一些,他可以腾出时间去工作,努力为儿子挣钱了。

  “壮壮,你的小名为什么叫壮壮?”采访时,我曾这么问孩子。

  “因为爸爸希望我健健康康的,长得白白壮壮。”壮壮咧着嘴笑,露出刚换的小虎牙。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账号,请直接登录
请用最新版微博客户端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