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漂”青年

摄影 | 江海 编辑|王卫 新浪图片出品

青藏铁路开通后,进藏旅客成倍增长。大批在沿海或一、二线城市过得 “失落”的年轻人来了。他们中的很多人,第一次来是因为美景;留下或重返则是因为:这是一片新的创业热土。相对来说,拉萨海拔较低,又是来西藏旅游者的集散地。因此,他们大多数人都租住在拉萨,成为“藏漂”族,但很少会在此买房定居。

“藏漂”青年

                                              图|文 江海

  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王银龙兴奋地买了张火车票,就从吉林辽源来到了拉萨。这一来,就再没离开,开客栈,登雪山,还在珠峰上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求婚……

  关娴,一个看上去非常瘦弱的广东女孩。2016年,在珠峰上遇到了自己的丈夫王银龙,从此,就留在了拉萨。

  李俊,四川德阳人,自从迷恋上西藏的人文和美景,就开始寻找一个留下来的理由。“摄影,那一定是摄影。”于是,他成了一名摄影师,并创办了一支户外婚纱摄影团队。他的照片和故事成了央视的专题片《疯狂摄影师》。

  卢俊义,在杭州学习美容美发技术多年,但想在杭州这样一个人才遍地的城市里,从零起步创业,十分艰难。他到拉萨后,已身无分文,连小旅馆的住宿费都付不起,就说,“老板,要不我给你剪个头发吧。”剪完后,老板对着镜子一照:“技术不错啊,留下来吧,我给你一万元起动资金,你开个店吧”。六年下来,他的发廊已经是拉萨美发业的老大。

  赵灿是河南平顶山人,大学里学的是矿山机械。在这座煤矿城市里,那些年,年轻人为了将来就业,都会去学与这一行有关的专业。然而,资源耗尽后,人们都走了。赵灿也不得不离开,那时,他也是双失青年,即失业、失恋。选择去拉萨的方向,是因为,他查了地图,这一路上庙多,心灰意冷的他想去当和尚。有个师傅收留了他,半年后,解决了温饱问题,他依然无法了断“思淫欲”的渴望。就辞别师傅,继续向西走,越走越高,越走越高,直到拉萨。今年,已经是第四年。

  侯雨汐,跟着乐队从安徽来到拉萨商演,一个月后,乐队完成商演合同后就回去了,小侯留了下来,理由很简单,这里空气好。

  20年前,我准备去拉萨的时候,旅行团给我建议是,最好在6月到9月之间去,主要是因为气候和交通。走在布达拉宫的广场上,这里大多是前来朝拜的藏民和短暂停留的游客。那时,要订当地一家好一点的酒店,得提前很久预约;如果要去一些较远的景点,也要托要好的朋友才能租到性能有保障的越野车……

  这20年来,我去过西藏7次。自从青藏铁路开通后,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相比沿海的包邮区来说,由于交通和物流的问题,这里的邮费是要单独计算。然而正是因为不发达的“网购业”,这里的商业街区变得一年比一年热闹。大批在沿海或者一、二线城市里的年轻人来到这里。对于他们来说,第一次是因为美景;留下或者重返往往是因为:这是一片新的创业热土。拉萨,成了他们的梦想实现的地方。

  因为蓝天、白云、高山而爱上西藏的王银龙,原先在老家做设计工作,虽然收入稳定,早九晚五,但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而一线城市又已经人才井喷了。于是,他选择了拉萨。在拉萨的13年,他从6万元投入开了第一家小旅店,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家拥有50间客房的大型民宿,二次登顶珠峰,还在那儿完成了求婚。圈子里一致认为,这是最成功的“藏漂”。

  李俊聊自己的经历,从早上9点,一直讲到下午3点,都不带中场休息的,从南方打工到参军退伍;从睡桥洞到世界级美容化妆赛冠军;从身无分文到拉萨,短短四年就身价千万;从纪录片的主角到转眼归零……一米九的大个子说着自己在西藏的四起四落,最后一句是“我是不会那么容易倒下的。”如今他的预约拍摄都已经排到三个月后了。

  卢俊义则一年只有一半的时间在拉萨,他的店里,徒弟就已经可以独挡一面。自己的另一半时间还在世界各地边进修边旅行。

  赵灿每天会给我看一些在西藏拍摄的美景照片。他用三年时间在拉萨打工,然后买了一辆越野车,做起了私人订制旅行的领队。每天带着客人们在美景中穿行。

  侯雨汐安安静静坐在台上,她的吉它弹得很好,歌声更是好听。走下台后,他和在拉萨新认识的朋友聊着天。“说实话,在一、二线城市里,竞争太激烈了,哪怕是在酒吧唱歌也是!在拉萨就不一样,这里的压力就没有那么大……”唯一让她觉得有些失落的是,这里离家太远了,夜深人静一个人回家的路上,会有些害怕。

欢迎联系我们

 

如果您有悄悄话想告诉我们,欢迎私信@看见微博;
如果您想看更多故事和摄影资讯,欢迎扫左边二维码
关注“新浪图片”微信公众号。

“藏漂”青年

摄影:江海 编辑|王卫     新浪图片出品 2019-08-14 15:18:04

1/35
  • 这些“藏漂”大多在30岁上下,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居多,比如开民宿、做向导,或者代购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农产品、工艺品,他们说,“这里的钱要比内地好赚……” 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王银龙兴奋地买了张火车票,就从吉林辽源来到了拉萨。这一来,就再也没有离开,开客栈,登雪山,结婚……在这里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愿望。

  • 王银龙原本是个胖子,在老家过着早九晚五的生活,虽然做的是设计工作,收入稳定,但他觉得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登珠峰是他的梦想之一。在西藏落脚后,他就开始锻练,为登珠峰做准备。

  • “哪怕是到了最后的一百米,每跨出一步,都犹如度过一个世纪那么漫长。脚步不能停,氧气是有时间限制的,缓慢一秒,就离死亡更近一步”,王银龙这样形容登顶珠峰的艰难过程。他说,也正是有这样的过程,才有人生百味的感觉。在二号营地的帐篷外,王银龙远远地拍了这张照片。和他一起登山的队伍中,就有人永远也没走出这个帐篷。

  • 珠峰“大堵车”,王银龙也经历了。他说,没有外界传得那么原因单一,比如大家都认为原因是登山者越来越多。事实是有些登山者对自己的能力评估不足,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觉得万一出事,身边有救援团队。在中国境内登珠峰,必须向国家体育总局申报特批,其中一个条件是要有登顶8000米以上高峰的经验。 而在尼泊尔,有些登山者只要把相应费用交齐,门槛就会变低,即使没登过8000米的山,向导公司也会想办法将申请办下来。这就会导致,一人不行,全队“堵车”。

  • 一个普通人要登珠峰需要用三到四年的时间来准备,低海拔户外活动、体能训练、基本技术学习,在身体上主要是耐力、心肺功能、腿部和腰腹部力量、背负能力的训练,大约一年内完成。然后进入高海拔空气稀薄地带,以6000米山峰为起点,逐步是7000米、8000米的山峰。这个阶段最快需要1年,一般需要2-3年。最后用半年的时间,全身心投入珠峰攀登的准备。王银龙曾在2016年和2018年两次登顶珠峰。第二次,在登顶那一刻,他完成了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求婚。新娘是来自于广东的“藏漂”姑娘关娴。

  • 如今,夫妻俩都在拉萨生活。王银龙已经成了专业的户外活动领队,常常出差。关娴有一半的时间在店里,经营着一家拥有50间客房的大型民宿。另一半时间则在为征服下一座雪山做准备。圈子里一致认为,他们是最成功的“藏漂”。

  • 自从迷恋上西藏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四川德阳小伙李俊就开始寻找一个留下来的理由。“摄影,那一定是摄影。”于是,他成了一个摄影师,组建了一个户外婚纱摄影团队。

  • 他的每一次拍摄,都如一次苦旅。李俊聊自己的经历,从早上9点,一直讲到下午3点,都没有中场休息的。从南方打工到参军退伍;从睡桥洞到世界级美容化妆赛冠军;从身无分文到拉萨,短短四年就身价千万;从纪录的主角到转眼归零……一米九的大个子说着自己在西藏的四起四落,最后一句是“我是不会那么容易倒下的。”

  • 他照片中的美景,全部来源于实拍。李俊说,在西藏拍照片,如果还要靠后期,那就太对不起这儿的雪山草原和蓝天白云了。

  • 新人们得到的也不仅仅是一本婚纱相册,整个拍摄过程,更像是另一种旅行体验。李俊的照片和他在西藏的创业故事成了央视的专题片《疯狂摄影师》。如今,他的预约拍摄都已经排到三个月后了。

  • 卢俊义在杭州学过多年美容美发,但想在杭州这样一个人才遍地的城市里,从零开始创业,举步维艰。他到拉萨后,已身无分文,连小旅馆的住宿费都付不起,就说:“老板,要不我给你剪个头发吧。”剪完后,老板对着镜子一照,“技术不错啊,留下来吧,我给你一万元起动资金,你开个店吧。”

  • 六年下来,卢俊义的发廊已经是拉萨美发业的老大。他的店开在全城租金最贵的商场里,他的出场费则高达上千元一次,预约的人还排着长队。

  • 实现财务自由后,卢俊义一年中只有一半的时间在拉萨,他的店里,徒弟就可以独挡一面。另一半时间,他在世界各地边进修技术边旅行。但只要在拉萨,他就会抽时间去周边的村里给老人们免费理发。他说,是西藏给了他机会重新起步。

  • 赵灿是河南平顶山人,他用三年时间在拉萨打工,然后买了一辆越野车,做起了私人订制旅行的领队,每天带着客人们在美景中穿行。在西藏的户外开车,常常会遇上需要救援的车辆,赵灿都会热心帮忙。

  • 在大学里,他学的是矿山机械。在那座煤矿城市,那些年,年轻人为了将来就业,都会去学与这一行有关的专业。然而,资源耗尽后,人们都走了。赵灿也不得不离开,那时,他也是“双失”青年,即失业又失恋。然后,他选择了去往拉萨的方向。因为,他查了地图,这一路上庙多,心灰意冷的他想去当和尚。有个师傅收留了他,虽然最后也没当成和尚,但师傅教会了他热心和善良。

  • 这两年,他的另一部分收入来源,是帮着藏民转卖一些农牧产品。最近认识了几个刚来西藏的年轻人,他们在收集一些藏区的艺术品,转卖给一些内地的藏家。赵灿也开始对这个行当有了兴趣。

  • 赵灿在拉萨没有固定的住所,只在一家小旅馆里租了一个床位,每晚20元。住一天算一天,随身拉着行李箱。他常常在外出车,长租一个房子划不来,这样比较省钱。车后备箱,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 半年前,22岁的侯雨汐跟着乐队从安徽来拉萨商演,一个月后,乐队完成商演合同后就回去了,小侯留了下来,理由很简单,这里空气好。小侯安安静静坐在台上,她的吉它弹得很好,歌声更是好听。

  • 走下台后,小侯和在拉萨新认识的朋友聊着天。“说实话,在一、二线城市里,竞争太激烈了,哪怕是在酒吧唱歌!在拉萨就不一样,这里的压力就没有那么大……”

  • 唯一让她觉得有些失落的是,这里离家太远了,夜深人静一个人回家的路上,会有些害怕。

视频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