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分享微博 分享微信 回到顶部

浙江义乌:从“鸡毛换糖”到世界“小商品之都”

2018.10.30 16:26:06
1 / 10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第一代经营户冯爱倩(右一)在向顾客推销遮阳帽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右图为:2018年10月25日,78岁的冯爱倩(中)在倾听她的孙子、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户杨帆(上)介绍他自产自销的新款袜子。杨帆大学毕业后当上了父亲创办的袜业公司的总经理(新华社记者谭进摄)。  40年前,义乌还是浙江中部一个人贫地瘠的农业小县,但自古就有经商习惯的义乌人,农闲时便走街串巷“鸡毛换糖”,用手摇拨浪鼓叩开开放之门。从此,依靠“鸡毛换糖”起步的义乌人,不断把市场的体制机制优势推向新境界。义乌小商品市场经历5代变迁11次扩建,成为“全球最大的日用商品批发市场”。  2011年,国务院批复“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给予义乌市场先行先试的自主权。 截至2017年,义乌小商品市场成交额已连续26年居全国专业市场榜首,市场经营面积640余万平方米,经营商位7.5万个,180多万种商品销往全球210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义乌市优化电子商务生态环境,构建电商全产业链支撑体系。2017年,义乌市电商交易额达2220亿元,大大超过义乌集贸市场当年成交额1493亿元。 近年来,义乌市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欧班列(义乌)已开通义乌至中亚、伦敦和西班牙等9条线路,辐射34个国家和地区,涵盖小商品、五金工具等约2000种中国制造商品。据统计,现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5万名境外客商常驻义乌,每年前往这座新兴国际商贸城市采购的境外客商逾50万人次。 目前,义乌市开启新一轮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实施计划,通过进一步建设好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使该市成为“卖全球、买全球”的世界“小商品之都”。 新华社发
4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账号,请直接登录
请用最新版微博客户端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