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分享微博 分享微信 回到顶部

2004年

2013.12.23 12:25:47
1 / 19
西湖营胡同,位于原崇文区西北。为清前门泄水河西侧驻军地,称“西河营”,后称西湖营。民国时为丝绸商街。照片摄于2004年冬的西湖营,次年夏天起,西湖营胡同逐步拆除。
46

北京南城 拆事十年

      写下这样的标题,心情五味杂陈。

       此时距离笔者的31岁生日还有一周不到的时间。有个说法叫“三十而立猛回头”。选择这个时候回顾自己十年来坚持跟拍的“北京南城拆迁”主题,算是对自己北京原著民的身份和我的故乡北京都有个交代。

       2003年,利用非典学校停摆期间,我骑着自行车回到了十年前搬离的前门胡同地区,想看看她是否如儿时美好依然。眼前的场景让我目瞪口呆:推土机和拆迁队进驻了曾经熟悉的院落,原本宁静的胡同到处是建筑机械的轰鸣喧嚣。那些曾经无比熟悉的街巷被五颜六色贴着拆迁公告的铁板切割得光怪陆离。“我竟然在自己家里迷了路”——这是当时我脑海里最深刻的感慨。从彼时开始,我就认定,自己和生养自己的故乡北京南城正在经历一次巨大的变革,而这一变革为北京城市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深远。

       2004年我拥有了第一台属于自己的数码相机,开始有意识地用影像的方式记录北京南城拆迁,作为一名业余摄影爱好者,期间虽然历经了毕业、工作、结婚等等人生大事,但针对北京南城拆迁的跟拍从未间断。和在历史上普遍由官员、商贾住宅与行政建筑构成的北城不同,北京南城(主要由北京已经撤销的行政区划:崇文、宣武二区构成)自北京850年前建都开始,就是普通百姓的聚居之处,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北京市井文化的发祥地。以前门为起点、向东南、西南辐射的胡同片区,密集分布着以老字号商业文化、京剧梨园文化、报馆文化、会馆文化、名人故居文化等众多具有重要北京城市社会学、历史学意义的建筑与生活方式遗存。在针对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十年跟拍里,我见证了北京民间传统文化的迅速复兴,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关注这座千年古都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和变化,也见证了许多珍贵历史遗存无奈消失的遗憾结局。更重要的是,我看到更加有力,系统化的行政力量正在旧城改造、传统文化复兴及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和这个城市里大多数客居于此的朋友们不同,北京对于我来说是母亲城,不管她的容颜如何变幻,她永远是生我,养我的母亲。在我的心目中,在每次按动快门的瞬间里,我都把自己和我镜头中的城市,当做亲子的关系去看待。诚然,在北京未来的城市发展中,无论是城市的管理者还是普通市民,都会面临很多的困难。作为一名普通的北京原著民,我能做的只有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故乡变革中引人深思的矛盾与迷思遗留下的只言片语。也许还会有更多的,就如这19张照片中呈现给我们的一样,曾经无比熟悉、以为注定伴随我们一生的情景从身边的生活中消失,但我相信在充满着活力与希望的当代中国,北京一定能够走出当代城市发展带来的矛盾与迷思,迎接更美好的明天。我始终相信,或许照片没有解决矛盾的能力,但它一定要有反应矛盾的责任,因为一个摄影师心中有了责任,那么他作为一个摄影师的生命,才有了价值。我将一直用这样的理想勉励自己,将这一拍摄专题继续下去,同时我也借这个机会,向全北京的年轻人呼吁,拿起手中的相机走上街头,用一颗大爱之心记录北京母亲日新月异的容颜,留住古都风韵,创造美好生活。

       文明北京,和谐中国。

4条评论|7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张海佩新浪网友
【原创摄影】欢迎大家欣赏、支持我的“摄氏2013度”参赛作品《北京南城》。这是对我坚持跟拍了十年的“北京南城胡同拆迁”题材的一次汇报总结。照片中绝大多数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都已消失不见。希望这些照片能够唤起更多人关注身边逐渐消失的珍贵事物、拿起相机记录身边美好的时光。
2013-12-23 23:15举报3回复
阿福2792新浪网友
这组照片看了让人心情沉重,让人痛心!这些代表着北京城市特征的元素不应这样简单粗暴的一拆了之。很多是街道,很多建筑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北京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信息,科学技术信息,社会人文信息。应进行保护型开发,由于决策的失误,我们已经自毁了多少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拆了城墙,拆了戏楼,拆了会馆,拆了四合院,等等,等等.....。问题是我们并没有从一次次的教训中醒悟,还在破...展开全部
2014-2-28 12:47举报回复
-碧奇-新浪网友
北京城南十年拆事[兔子]
2013-12-23 22:51举报回复
最新评论
阿福2792新浪网友
这组照片看了让人心情沉重,让人痛心!这些代表着北京城市特征的元素不应这样简单粗暴的一拆了之。很多是街道,很多建筑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北京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信息,科学技术信息,社会人文信息。应进行保护型开发,由于决策的失误,我们已经自毁了多少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拆了城墙,拆了戏楼,拆了会馆,拆了四合院,等等,等等.....。问题是我们并没有从一次次的教训中醒悟,还在破...展开全部
2014-2-28 12:47举报回复
张海佩新浪网友
【原创摄影】欢迎大家欣赏、支持我的“摄氏2013度”参赛作品《北京南城》。这是对我坚持跟拍了十年的“北京南城胡同拆迁”题材的一次汇报总结。照片中绝大多数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都已消失不见。希望这些照片能够唤起更多人关注身边逐渐消失的珍贵事物、拿起相机记录身边美好的时光。
2013-12-23 23:15举报3回复
-碧奇-新浪网友
北京城南十年拆事[兔子]
2013-12-23 22:51举报回复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账号,请直接登录
请用最新版微博客户端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