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分享微博
分享微信
回到顶部
新浪图片-有温度的视觉
全站图库
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登录
支持
键翻阅图片
列表查看
高清查看
大图
全屏观看
00:00
/
00:00
关闭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下一图集
重新浏览
进入新闻中心图片首页
关注@新浪图片
关注摄影师微博
分享到微博
收藏
下载
评论
分享到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显示更多文字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
(www.sina.com.cn)
顶部 “
我的收藏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生于1976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img/2016_30/33131_716752_879185.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160/2016_30/33131_716752_879185.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50/2016_30/33131_716752_879185.jpg
2016年07月28日 00:39
1976年7月2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以摧枯拉朽之势力将唐山夷为平地。四十年后,我们仍不敢轻言体会,任何人都无法对亲历者感同身受。我们相信,凡此生命,经历时代的风雨兼程,经受过的困苦与磨难,必将幻化为精神的力量。走进他们,轻抚伤痕,是为感知生命的重生。摄影:吴皓
评论
716752
生于1976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img/2016_30/64237_716712_747274.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160/2016_30/64237_716712_747274.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50/2016_30/64237_716712_747274.jpg
2016年07月27日 23:27
2016年7月23日,市民在位于唐山遗址纪念公园的罹难者纪念墙前鞠躬,悼念在那场灾难中逝去的亲人。
评论
716732
生于1976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img/2016_30/64237_716713_807896.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160/2016_30/64237_716713_807896.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50/2016_30/64237_716713_807896.jpg
2016年07月27日 23:28
唐山大地震40周年纪念日前夕,位于唐山遗址纪念公园的罹难者纪念墙前,前来祭奠唐山大地震罹难亲人的民众络绎不绝。一位在地震中失去了亲人的老者泣不成声。四十年后,我们仍然不敢轻言体会,任何人都无法对亲历者感同身受。
评论
716733
生于1976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img/2016_30/64237_716714_599734.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160/2016_30/64237_716714_599734.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50/2016_30/64237_716714_599734.jpg
2016年07月27日 23:28
一对老夫妇在纪念墙前驻足,寻找他们逝去亲人的名字。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8秒,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将唐山夷为平地,造成242769人死亡。一座城市顷刻间土崩瓦解,无数楼房在震颤中化为土砾与灰烬。
评论
716734
生于1976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img/2016_30/64237_716715_751424.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160/2016_30/64237_716715_751424.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50/2016_30/64237_716715_751424.jpg
2016年07月27日 23:28
华北理工大学校园内,几位大学生经过原河北理工大学图书馆遗址,图书馆在地震波的冲击发生了错综的倒塌,强大的冲击波使得整个图书馆向北偏东方向位移了1米。
评论
716735
生于1976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img/2016_30/64237_716716_693555.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160/2016_30/64237_716716_693555.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50/2016_30/64237_716716_693555.jpg
2016年07月27日 23:28
61岁的付平生在康复村家里翻阅老照片。地震发生时,付平生才21岁,在唐山附近的乡村下乡做知青。他回忆道:“我当时只能听到我哥在喊我的名字,其他什么都不知道,想爬出来的时候才发现两条腿根本不听使唤,完全失去了知觉。”
评论
716736
生于1976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img/2016_30/64237_716717_272108.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160/2016_30/64237_716717_272108.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50/2016_30/64237_716717_272108.jpg
2016年07月27日 23:28
一直热爱运动的付平生选择加入了唐山残疾人篮球队,并随队参加过多次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他也曾代表河北省队到香港参加残疾人篮球比赛,取得过第三名的好成绩。
评论
716737
生于1976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img/2016_30/64237_716718_678482.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160/2016_30/64237_716718_678482.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50/2016_30/64237_716718_678482.jpg
2016年07月27日 23:28
在疗养院里付平生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理想,几乎每天会拉拉二胡给自己和病友们解闷,悠扬的二胡曲调总会吸引许多同在疗养院做康复训练的同伴们聆听。其中一位听众——刘玉华,后来成为付平生的妻子。
评论
716738
生于1976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img/2016_30/64237_716719_894004.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160/2016_30/64237_716719_894004.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50/2016_30/64237_716719_894004.jpg
2016年07月27日 23:28
55岁的刘玉华怀抱着她养的小狗布丁。没有孩子,付平生与妻子一起养了一只名叫布丁的小狗作陪伴。彼此有着相同的遭遇,付平生和刘玉华之间有种特别的默契,谁也不会多提及关于地震的事,两人之间,无声胜有声。
评论
716739
生于1976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img/2016_30/64237_716720_379981.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160/2016_30/64237_716720_379981.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50/2016_30/64237_716720_379981.jpg
2016年07月27日 23:28
付平生与居住在康复村的同伴在院子里聊天,许多人都在这里找到了新的生活,彼此遭遇相似,他们也有着共同的话题。
评论
716740
生于1976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img/2016_30/64237_716721_227562.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160/2016_30/64237_716721_227562.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50/2016_30/64237_716721_227562.jpg
2016年07月27日 23:28
付平生的妻子刘玉华买了一些蛋糕,准备给还没吃晚饭的丈夫付平生送过去。对于她而言,平日里出门虽然不方便,但也习惯了,如果出远门就坐电动车。
评论
716741
生于1976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img/2016_30/64237_716722_118816.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160/2016_30/64237_716722_118816.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50/2016_30/64237_716722_118816.jpg
2016年07月27日 23:28
付平生在一场社区文艺表演团组织的唐山大地震四十周年纪念活动上表演二胡。每周五晚上付平生都会与表演团的朋友们来到街头给社区的市民演奏,对他来说拉二胡不仅是生活中的调剂品,也是对未完成的音乐梦想的一种致敬和怀念。
评论
716742
生于1976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img/2016_30/64237_716723_499057.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160/2016_30/64237_716723_499057.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50/2016_30/64237_716723_499057.jpg
2016年07月27日 23:28
65岁的卢德长在康复村里晒衣服。位于路南区人民医院北侧的康复村于1992年建成,最初有26户家庭近50名地震幸存者居住于此,他们在这里开始了新的生活。地震造成共造成了3817人截瘫,如今康复村里的截瘫患者有34人。
评论
716743
生于1976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img/2016_30/64237_716724_443803.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160/2016_30/64237_716724_443803.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50/2016_30/64237_716724_443803.jpg
2016年07月27日 23:29
曾任康复村村长的杨志喜在自家门口休息。康复村位于唐山市人民医院后面一条不起眼的小街上,房子都按照适合残疾人居住的标准修建,有便利的无障碍设施。
评论
716744
生于1976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img/2016_30/64237_716725_566089.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160/2016_30/64237_716725_566089.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50/2016_30/64237_716725_566089.jpg
2016年07月27日 23:29
刘印江,62岁。地震发生时他还在公交公司值夜班,“当时我在车间里烧锅炉,地面突然开始剧烈晃动,意识是地震马上往外跑,还没跑到门口就被跌落的房梁砸到腰部,压在废墟下面,直到早上九点才被工友拉出来,当时脚就动不了了。”
评论
716745
生于1976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img/2016_30/64237_716726_722201.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160/2016_30/64237_716726_722201.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50/2016_30/64237_716726_722201.jpg
2016年07月27日 23:29
58岁的王晓惠与丈夫刘印江在康复村一起度过了14年。“地震那天晚上我去找一个同事玩,晚上住在同事家里的三层小楼,地震来的太突然,我没来得及跑出去瞬间被砸晕失去了意识,直到三天后才恢复清醒。当时家里的房子没倒,家人都还在,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评论
716746
生于1976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img/2016_30/64237_716727_543390.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160/2016_30/64237_716727_543390.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50/2016_30/64237_716727_543390.jpg
2016年07月27日 23:29
生于1976年3月15日,耿震现在经营一家美容会所。讲述着家里人给他描述的地震经历:“地震时家里没人死亡,算是很幸运了吧,长大一些后我妈总会和我聊地震后的惨状,整座城市的楼基本都塌了,身边全是尸体,很多当年抱过我的街坊邻居都在地震中丧生了。”
评论
716747
生于1976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img/2016_30/64237_716728_238134.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160/2016_30/64237_716728_238134.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50/2016_30/64237_716728_238134.jpg
2016年07月27日 23:29
唐萧震出生于1976年9月6日,那年出生的孩子名字里都普遍有个震字,他被称为“小震漏儿”。爷爷奶奶都在那场地震中丧生,所幸父母都逃了出来,并在震后的简易房里生下了他,在他的记忆里,儿时总是与小伙伴们在一片废墟中玩耍,地上随处可见大地震所留下的裂缝。
评论
716748
生于1976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img/2016_30/64237_716729_479866.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160/2016_30/64237_716729_479866.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50/2016_30/64237_716729_479866.jpg
2016年07月27日 23:29
唐萧震的母亲孙如英72岁,父亲唐德彪77岁,回忆起当年的大地震,两位老人至今心有余悸。“地震那晚上我们和孩子睡都睡在炕上,地震时房子的墙都往外倒,一个皮箱子被震到了地上,刚好挡着从房东跌落的房梁,我们都没被压着,后来就赶紧扒开房顶跑了出去。
评论
716749
生于1976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img/2016_30/64237_716730_941487.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160/2016_30/64237_716730_941487.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50/2016_30/64237_716730_941487.jpg
2016年07月27日 23:29
张玉兴,出生于1976年初,地震发生时张玉兴还不到五个月大。“老一辈唐山人聚在一起总会提到地震这个话题,我的奶奶在地震中被砸伤了腿,妈妈告诉我她逃出来时一手抱着我姐,另外一只手拿了毛主席像。”
评论
716750
生于1976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img/2016_30/64237_716731_932152.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160/2016_30/64237_716731_932152.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50/2016_30/64237_716731_932152.jpg
2016年07月27日 23:29
2016年7月22日夜晚,市民在唐山市抗震纪念碑广场上跳舞,33米高的抗震纪念碑已经成为新唐山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唐山精神的象征。
评论
716751
生于1976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img/2016_30/33131_716753_540201.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160/2016_30/33131_716753_540201.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1_t50/2016_30/33131_716753_540201.jpg
2016年07月28日 00:41
感谢观看本期《看见》!如果您有悄悄话想告诉我们,欢迎私信
@看见
微博;如果您也有故事想通过摄影的方式来讲述,欢迎来稿,邮箱sinaphoto@vip.sina.com
评论
716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