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看见》栏目

精品画册

聚焦当代中国

点击购买
  
新浪首页 分享微博 分享微信 回到顶部

责任编辑:王怡 SN065

流浪,流浪

2013.12.15 00:26:51
1 / 20
一次深夜跑突发归途中,我“偶遇”了一位街头露宿者,他躺在快餐店外的三轮车上熟睡,与店内用餐的人形成强烈反差。正是这次“偶遇”,让我开始关注这些与自己同样生活在广州的露宿者群体。他们不愿被叫做流浪汉,却栖息在城市的角落里。摄影:邱伟荣/广州日报
584

流浪,流浪

图文:邱伟荣/广州日报

  2003年“孙志刚事件”的发生,直接催生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出台,广州成为救助管理新政策的引发地。据广州市民政局介绍,过去10年,广州各救助管理机构救助了35.34万人次生活无着及流浪乞讨人员,数量居全国之首。

  一次深夜跑突发归途中,我“偶遇”了一位街头的露宿者,他躺在快餐店外的三轮车上熟睡,与快餐店内用餐的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正是这次“偶遇”,让我开始关注这些与自己同样生活在一个城市里的露宿者群体。在多次深入的拍摄后我发现,他们一般白天在街头的垃圾桶“淘宝”或者打短工,晚上则栖息在城市里的各个角落,微薄的收入刚好够糊口。他们多是外来的务工人员,但每一个个体都有不同的人生故事。

 

  “我想有个家”

  段费理在工地打短工,每月收入1000多元,为节省开支,他临时住在新建成的大桥下,桥下的维护通道成为他躲风避雨的地方,等到附近工地上的活完工后,他又会迁徙到下一个“家”。多年来,段费理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漂泊生活。

  今年43岁的马先生来自甘肃天水,初中一年级辍学后他开始在家务农,18岁那年,靠扒火车和讨饭,他一路向南,最终流浪到广州。25年来,他蜗居在立交桥下,靠捡饮料瓶和其它废品维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特殊的方式与这座城市共生存同呼吸。然而,陌生人无意中的一句“你结婚了吗”,突然间打动了他。以磨难为代价追求的自由,似乎比不上家人的一句欢声笑语。“我想有个家”,他一遍一遍地说。1个月后,他在附近的餐馆找到一份工作。为了结束流浪生活,马先生打理出干净整洁的自己,把曾经收养的猫、狗、乌龟都送给了好心人,正朝着想要的未来走去。

 

  四处都有落脚之地

  拄着拐杖的周先生在树上“筑巢安家”。他用竹竿和窗帘布在城市绿化树上搭起了一个简易竹床,但很快就被管理人员发现并且拆除。当周先生得知树上的“巢”被拆时,他再没有回到绿化树边。他觉得无所谓,四处都可以找到自己落脚的地方。

  90岁的陈伯自从16岁离开广东台山老家后,就一直在广州,现在以四处拾荒为生。陈伯与四只流浪猫相依为命,一起寄居在商家门口,每天都会带着四只花猫到附近广场。说起这四只猫的来历,陈伯总是带有感激之情。12年前,他在江边晕倒,周围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唯独这四只流浪猫把他团团围住,一直守在身边,直到几个小时后他醒来。之后,陈伯就决定收养它们到死为止,并日夜相伴。他还分别给这四只猫取了几个有趣的名字:雷老虎、调皮仔、花花和白面仔。经常有热心的市民和爱猫人士会给陈伯的这几只猫送来猫粮。

  节奏奇快的都市生活中,大多路人忽略了露宿者群体的存在。而他们或许早已习惯了流浪街角的生活,每天清晨,收拾好行囊就开始新的一天。流浪是贫寒孤独的旅程,幸好,这座城想方设法给他们一个家。救助站和城市志愿者一直在关注着这群露宿者,定期给他们送上保暖的衣服和食品,并经常在街头为他们播放电影。

 

栏目编辑:王怡

看见

看见

新浪图片品牌栏目《看见》

王怡

王怡

新浪图片频道编辑

369条评论|2,586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用户ll0gs4jlmt新浪网友
这些壮劳力,跟着施工队拧钢筋一天200多,拉个砖头也给120元啊,拌个混凝土也给150啊,你们咋就不干活呢。再不济,到我的农场来,活不重,重活有机械,我包吃住(两菜一汤)每月给3500元.
手机用户:回复@:有道理
2013-12-17 00:33举报1回复
典藏艺术:回复@:伸手有吃有穿要保请问你劳动了吗努力了吗
2013-12-16 23:40举报1回复
断桥残雪:回复@:你看清了这个社会的黑暗面了吗?”摇篮里的孩子“   如果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   不说完善  好一点 请问有那一个“中国人——华夏民族的子孙”愿意卑微的活着,同是一个民族  一样的祖先   不要忘记你的今天就是这些可怜的人给举上去的,部管你走到何地  何时请注意  “作为一个”人“不要忘记本是同根生、、、、、、、、、、、
2013-12-16 22:38举报31回复
happyEcho空荡荡新浪网友
真难以想像,我们社会有如此多自以为是,冷血的人,你以为人人像你一样读过书,会上网?他们很多人在农村虽说有饭吃,但你知道的现在是经济社会,读书,结婚,盖房,送人情哪样不要钱?他们不得不出来,但他们没受过教育,莫说找工作了,就是找个路都难,又不能回老家去。还什么随便在工地上找工作,你以为工地上什么人都会收吗?现在工厂的流水工都要学历,工地上要熟手,只会种田的又没读过书的人能干什么呢?我08夏...展开全部
2013-12-16 17:25举报回复
水晶世界:回复@:[国旗]
2013-12-16 17:12举报回复
fangchengyin:回复@:估计小部分是喜欢流浪(日本好像有这种群体,不理解),主要是没受过教育,脑袋不够灵活。如果头脑精明的,在城市捡垃圾都能有份不错收入(当然,肯定是必须要拼了)。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那个黑人,差不多身无分文,带着儿子住救济提供的房子,还是那种每天必须排队,排不上就住不上,苦是很苦的,关键人家有理想,有目标,这很重要。没有目标,是不知道自己可以干什么的
2013-12-16 16:19举报5回复
Tuek菲特新浪网友
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为何其他流浪人员不能学学1图的马先生?四肢健全却不愿意去找工作。虽然中国低保政策不健全。也不能这样啊。靠人还不如靠己。别人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能否重新站起来生活靠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手机用户:回复@:说的好得解决根源问题
2013-12-16 21:39举报回复
手机用户:回复@:假的!每次有这样的新闻(负面)总有一些人(可能是专业发贴)发这样的评论!
2013-12-16 19:10举报3回复
2013-12-16 18:19举报2回复
最新评论
为什么不把那些人送到收容所呢,给他们点手工活做,用这些收入管他们吃住,这不是更好?
2015-8-4 16:53举报1回复
流浪,流浪。流浪远方。
2014-5-26 16:46举报1回复
happyEcho空荡荡新浪网友
我今天又看到了这贴子,发现我以前被200多人顶的热贴被删了,新浪啊新浪
2014-3-20 05:59举报1回复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账号,请直接登录
请用最新版微博客户端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