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分享微博 分享微信 回到顶部

责任编辑:马俊岩 SN112

那些年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2015.03.24 23:30:47
1 / 27
有这样一群外国人,他们的名字无论在何种媒介上出现,或者从谁的嘴里说出,你的脑海里都会蹦出一个特殊称谓:“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个称谓是中国官方赐予一些重要国际友人的称号,代表执政党和政府的认可。在过去的60多年间,有至少601位外国人获得此殊荣。你都记得谁呢?

那些年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文|新浪专稿

  “老朋友”可不是随便叫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怎样的人才配得上这个名誉呢?

  “老朋友”也有区别

  3月23日凌晨,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辞世。中国国家习近平随后向新加坡发去唁电,称李光耀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在中国的外交辞令中,“老朋友”算是最高一级的评价了。不过“老朋友”也是区别的。比如,这个评价从谁的嘴里说出来、“老朋友”的前面有什么形容词,这都是很有讲究的,不同级别的表态、不同措辞的隐义都有着细微的差别。

  比如,李光耀被中国官方称为“老朋友”,而金正日2011年去世时,中国官方在向朝鲜发出的唁电中称其为“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其中的差别显而易见。再往前追溯,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1953年逝世时,中国官方给他的评价则是“中国人民最亲密的朋友和伟大的导师”,这一最高礼遇和评价至今无人可以超越。

  当然,除了“老朋友”前面的形容词之外,其他措辞也代表着评价的高低之分。比如,同为“老朋友”的沙特前国王阿卜杜拉与柬埔寨前国王西哈努克,他们在对华关系上的地位有所不同,因此中方对于他们的评价也有不同。今年初阿卜杜拉逝世时,习近平主席在唁电中提到,阿卜杜拉国王“为推动中沙战略性友好关系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在2012年西哈努克逝世时,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则在唁电中说,西哈努克“为中柬关系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将永远载入中柬友好的史册”。两人在对华关系上的贡献之别一目了然。

  谁是礼遇最高的“老朋友”?

  除了遣词造句上讲究,当“老朋友”出现病危甚至病故等意外时中方的反应,也可以看出“老朋友”们之间的差别。

  按照一般的惯例,如果“老朋友”逝世,中方一般都会派出副总理或国务委员级别的特使出席“老朋友”葬礼。前南非总统曼德拉2013年逝世时,中方派出了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其追悼活动。因此,从规格上来讲,曼德拉也算是“老朋友”中获得礼遇较高的一位。

  不过与前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相比,曼德拉的礼遇还远远不够。胡志明病危期间,由于越南医疗条件有限,中方就曾派出医疗团队赴越南,全力抢救胡志明。而在胡志明1969年逝世之后,时任总理周恩来亲赴越南吊唁,时任副总理李先念也在随后前往越南参加胡志明的葬礼。

  当然,“中国人民最亲密的朋友和伟大的导师”斯大林得到的礼遇就更高了。除了周恩来总理亲赴莫斯科出席葬礼外,毛泽东主席还亲自前往前苏联驻华使馆吊唁,并亲笔撰文《最伟大的友谊》表达悼念。斯大林葬礼当天,首都60万市民聚集到天安门广场举行追思大会,全国各地更是连续两年(逝世当年和逝世一周年)下半旗致哀,悼念规模空前绝后!

  怎样才能成为“老朋友”

  在中国的外交历史中,对华友好人士的确不少,但要成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光是友好还不够,你还得为对华关系或者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做出突出贡献才行

  据《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一书作者方可成统计,在过去6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有601名外国人士被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些人来自五大洲的123个国家,可谓遍布全球。而这些“老朋友”当中,日本人最多,有111人,排名第二的则是美国,有55人。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老朋友”一般是以记者、作家、医生为主,他们通过积极投身中国的抗战和解放事业,与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像当年著名的“3S”,埃德加-斯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以及艾格尼丝-史沫莱特,就是“老朋友”中记者和作家的代表人物,而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老朋友”白求恩则是医生。

  在建国之后,新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压力和封锁,因此,很多在这一时期承认新中国,或者对新中国提供帮助的外国人士成为了主要的“老朋友”,而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来自社会主义阵营或者第三世界国家。比如,前古巴最高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而随着上世纪70年代中国和西方各国陆续恢复邦交,以及随后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老朋友”阵营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一些之前“敌对阵营”的友好人士也相继加入了“老朋友”的名单。比如,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前日本首相田中角荣,都因为他们在恢复对华邦交进程中的突出贡献而成为“老朋友”。

  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一些为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国际友人也相继登上“老朋友”的榜单。其中,将奥运会带到中国的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就是最突出的人物,而萨马兰奇本人也曾表示,在他的一生中,没有什么荣誉比中国人民把他当作“老朋友”来看待更珍贵了。

栏目编辑|马俊岩

新浪图片

新浪图片

温暖而开放的图片平台

看见

看见

新浪图片品牌栏目《看见》

马俊岩

马俊岩

新浪图片频道编辑

63条评论|2,167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neverlose新浪网友
李光耀也算中国的老朋友?
2015-3-25 20:29举报21回复
hong00432:外交你不懂,不管李嘴上怎么说,骨子里对76年之后的大陆非常友好,有很多经济和外交上的合作
2015-3-25 17:59举报42回复
chengjiarong258新浪网友
齐奥塞斯库
快乐的黑鱼:恩维尔.霍查同志
2015-3-26 08:41举报26回复
1093156671呵呵新浪网友
宋庆龄和马海德喝交杯酒什么意思?
tzlt:那个年代的人始终还是很有礼道的,关系再好,也就是到这种程度活跃下气氛而已。
2015-3-27 22:21举报27回复
pengtao531:回复@:因为你也是这么想的
2015-3-27 08:44举报18回复
快乐的黑鱼:你问这个干什么,就知道有人会对这张照片无事生非。进来果然如此,[哈哈]
2015-3-26 08:39举报37回复
最新评论
z_yb911新浪网友
一切为了信仰!
2015-3-29 12:33举报6回复
HH人没新浪网友
中国革命成功也有国际友人的支援,也有他们的功劳。“文化大革命”是不理智的行为。
2015-3-28 07:43举报23回复
浙江无知无畏新浪网友
为什么日本人最多?我想,因为在日本人中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知道,日本的根在中国!没有中国,没有中华民族历史上对日本整个民族的传教和灌输,没有中华文化的深深影响,日本是没有今天的!换句话说,如果今天的日本人,他忘记了这点,那日本这个民族是没有明天的!
2015-3-27 10:45举报29回复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账号,请直接登录
请用最新版微博客户端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