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血马传说

摄影 | 射小箭 编辑 | 秦翼 新浪图片出品

它的传说始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它引发了历史上唯一一次因夺马而起的战争,它又曾作为和平的礼物被赠与中国,它是汗血马。马年年末,新浪图片探访中国最大的汗血马基地。

汗血马传说

图/文 射小箭

  汗血马,学名阿哈尔捷金马,原产于土库曼斯坦。汗血马的皮肤较薄,奔跑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容易被看到,另外,马的肩部和颈部汗腺发达,出汗时先潮后湿,对于枣红色或栗色的马,出汗后,局部颜色变得鲜艳,给人以“流血”的错觉。因此称之为汗血马。目前全世界纯种汗血马约3000余匹,中国有约300匹,市场交易价格从几十万到上千万不等。

  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的野马大厦,坐落在高新区。在当地有着大漠丝路驿站之称。在大厦的后面,有一块占地150多亩的古生态园。穿过被茫茫白雪覆盖的小径,就来到中国汗血马展示基地。这里,拥有全国最多的汗血马。

  马场有50多匹汗血马,每匹都价值连城,最高的上千万,最便宜的也要几百万元。马场中间有一块500平方米的跑马场地,由于降雪,场地上积满了雪和马蹄印。马场周围有10多个马房,马房里终日有马夫打扫,显得格外干净整洁。

  年轻的骑手:“骑马特别舒服,特别自由。”

  清早9:30,太阳刚刚升起,乌鲁木齐的寒冬,天亮得格外晚。野马大厦后面的中国汗血马展示基地内,18岁的维族小伙孜力亚换好骑手服来到自己负责的汗血马巴里斯面前,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孜力亚是汗血马基地的骑手,新疆伊犁人。今年只有18岁,和他差不多年纪的骑手有七、八个。“我从6岁开始骑马的,老家昭苏有马。小时候感觉骑马特别舒服,特别自由。”孜力亚说。14岁那年,孜力亚接到教练艾克拉木的电话,来到马场工作,之后他便在马场待了4年。现在他训练的四匹马中,有一匹名叫巴里斯的温血马是他最喜爱的伙伴。巴里斯是苏联朱可夫元帅坐骑的后代,无论从体型、血统还是从工作性上看,都是一批上等的温血马。

  马场里有十几个骑手,他们都是来自新疆偏远地区的少年。这些孩子由于家庭比较困难,都很珍惜在马场的工作,远离贫苦地区来到城市里,随着马匹参加的各种活动,还可以借着机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孜力亚第一次去北京是在2014年的年初,随着汗血马去参加一场选美比赛。在北京待了一个月,去了很多地方。“我们的马在选美比赛上拿了金奖和铜奖,当时感觉特别骄傲。”孜力亚回忆说。

  马场还有一个小伙子,名叫穆里亚斯丁,家乡在伊犁昭苏,在马场干了3年。2014年年初,家里的亲事都订好了,要他回去准备结婚,回到家待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最自己牵挂的还是马,他让教练打电话到家里说,马场有事去去就回。结果,他却一去不回。很多同事调侃他,“逃婚出来当马夫”。

  陈志峰:“什么老板,我就是个爱马的马夫。”

  “什么老板,我就是个爱马的马夫,哈哈。”摸着“宝蛋”陈志峰笑着说。陈志峰是野马集团的董事长,这个个子不高,留着胡子有着黝黑皮肤的中年男人,经常会穿着保安的大衣在自己的马场里闲逛。偶尔有客人来参观会把他当做马场里的工人来问路,他也热情地给人讲解。

  “宝蛋”是一匹名叫大气保真子的日本纯血马,2009年,陈志峰专门带着公司的副总赶赴日本北海道马场,将这匹马带回了新疆。后来陈志峰给马改了名,叫千野宝蛋子。“千野”是他儿子的大名,“宝蛋”是他儿子的小名。

  “马,就像他的儿子。”认识陈志峰的人都这么说。

  新疆野马集团是国内最早批量进口汗血马的企业,从事20多年外贸经营的董事长陈志峰,在国内外拥有汗血马100多匹,是全国最大的汗血马主。2014年6月13日,陈志峰与北京良驹公司、武汉神马集团联合引进了31匹汗血马。他们计划采用目前欧洲顶尖的“胚胎移植技术”在国内繁育汗血马。

  陈志峰说,近几年,随着国内赛马和相关马产业升温,汗血宝马正以其外形优美、速度耐力兼具的特点赢得越来越多马术俱乐部青睐,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马业公司对于汗血马的关注。虽然,中国的马匹总量对全球而言数量较大,但良种马匹的数量非常稀少,特别是汗血宝马更是少之又少,非常不利于中国马业的发展。“胚胎移植技术”也许将有利于汗血宝马的繁育,最终形成新的产业链。

  在我们看来,汗血马虽是比较名贵的马种,但从特性上来看,这种马并不是世界上最好的马。根据记录,汗血马跑得没纯血马快,跳得没温血马高。在奥运马术比赛上,也几乎从未有过这种马的踪影。陈志峰马场里的汗血马,大多因外出展示需要,才会暂时离开马场。如今,这种传说中的绝代名驹,在商业化的今天,似乎逃脱不了沦为展品的命运。

编辑:三人禾羽

"摄氏2014"年度摄影师大典

(正在火热征稿,截止日期2015年3月15日)

参与方式: 新浪爱拍社区

如果您有悄悄话想告诉我们,欢迎私信@看见微博;
如果您也有故事想通过摄影的方式来讲述,欢迎来稿。
邮箱:sinaphoto@vip.sina.com

汗血马传说

摄影:射小箭 编辑 | 秦翼     新浪图片出品 2015-02-08 17:09:40

1/35
  • 汗血马,学名阿哈尔捷金马,原产于土库曼斯坦。目前全世界纯种汗血马约3000余匹,中国有约300匹,大部分是进口,少量自己培育。在中国,汗血马逐渐成为一些赛马俱乐部的金字招牌。新疆境内的汗血马有50多匹,都是新疆野马集团自2009年起引进的。

  • 清早9:30,太阳刚刚升起,乌鲁木齐的寒冬,天亮得格外晚。野马大厦后面的中国汗血马展示基地内,18岁的维族小伙孜力亚换好骑手服来到自己负责的汗血马巴里斯面前。除此之外,他还要负责基地内的其他3匹汗血马,这些汗血马,最高的价格要上千万,最便宜的也要几百万元。

  • 准备妥当后,孜力亚与几名骑手一起牵着马走出马厩,准备遛马。由于天气寒冷,骑手对汗血马不做训练,每天只在上午和下午带马到马场跑一跑。每日带马出去遛弯,进行适当的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即使在冬季,单次遛弯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但也不超过45分钟。

  • 汗血马奔跑的时候提速快,跑起来腿上生风。拐弯时,骑手必须拉缰绳减速,防止马匹入弯时因速度过快而滑倒。一些马的头部特别硬,拉不回来,这就要看骑手和马匹之间的默契了,力度没有控制好的话,在遛弯的时候经常发生意外。

  • 冬季的乌市,白天非常短暂。迎着夕阳,几个骑手带着马匹在场地里遛弯。这些骑手的年纪都不过30,从小骑马长大,对他们来说,骑马是件富有乐趣和激情的事。一位骑手说,在马背上有一种自由的感觉,十分舒服。

  • 训练结束后,骑手将马匹迁回马厩。在寒冬里,阵阵热气从一匹黑色汗血马的脊背上腾起。

  • 汗血马多以耐久力和温顺著称,但也不乏性格刚烈的。怀孕3个月的玛丽亚姆是马场里最倔的一匹汗血马。20岁的菲尔东负责和这匹母马打交道:“她相当暴躁,连最厉害的公马也没法和她交配,玛丽亚姆受孕最后还是靠的人工授精。”在来这之前,菲尔东在伊犁学了4年的马匹人工授精。

  • 马场不光饲养着汗血马,还有一些其他品种的马匹。每日45分钟的遛弯时间到了,这几匹美国小迷你马明显还没玩够,它们躲着饲养员,并不想被抓回马厩。

  • 穆赫亚斯丁每个月都要给所有马匹换一次马蹄铁,这相当于给马换鞋。马蹄铁的装订是使用钉子将马蹄铁固定在马蹄的角质皮上,说起来简单,但操作起来需要一些技巧。穆赫亚斯丁刚开始给马钉铁的时候,还被一匹马踢过。

  • 骑手们除了每日训练马匹,还要去草房检查马匹的食料。潮湿会让草料变质,从而影响马匹的健康,所以骑手会晾晒草料去除潮湿。汗血马少食多餐,每日4顿,分别是凌晨4点、上午11点、下午5点和晚上9点,吃的是美国进口的紫花苜蓿。

  • 家在伊犁昭苏的穆赫亚斯丁今年24岁,在马场待了3年。2014年年初,家里的亲事都定好了,要他回去准备结婚,回到家待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最自己牵挂的还是马,他让教练打电话到家里说,马场有事去去就回。结果,他却一去不回。很多同事调侃他“逃婚出来当马夫”。

  • 骑手孜力亚,新疆伊犁人,今年只有18岁。14岁那年,孜力亚开始到马场工作,成为骑手是他的理想。现在他训练着4匹马,其中的一匹名叫巴里斯的温血马是他最喜爱的伙伴。巴里斯在一次训练中同别的公马打架,被另一匹汗血马咬伤,孜力亚十分心疼。每天都会到马厩定期给马换药。

  • 马场内,和孜力亚差不多年纪的骑手有七八个,但15岁的伊利亚斯是马场里最年轻的骑手。2013年,他曾离开马场去了别的地方,在外面待了几个月后,还是怀念骑在马背上的日子,于是又回来当一名骑手。

  • 26岁的骑手教练艾克拉木,来自新疆伊犁,在马场工作5年了。他熟悉这里所有马匹的性格,相互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

  • 每天,饲养工都要为汗血马清理卫生,并负责照料马匹的饮食。工作清闲时,几个饲养工就聚在马厩旁边围着马聊天。“汗血马通人性,能看出人情绪的变化,我们一起笑或者情绪不佳的时候,它都会有不同的反应。”工人们说。

  • 孜力亚在马场养了一只猫,它是这里除了马以外唯一的动物。晚上,猫咪跟孜力亚睡在宿舍里,白天,它就跑到马房里待着。刚来的时候,猫咪很害怕这里的马,在这里待了一年多后,它现在也不害怕了。

  • “什么老板,我就是个爱马的马夫,哈哈。”摸着“宝蛋”,陈志峰笑着说。陈志峰是野马集团的董事长,这个个子不高,留着胡子有着黝黑皮肤的中年男人,经常会穿着保安的大衣在自己的马场里闲逛。偶尔有客人来参观会把他当做马场里的工人来问路,他也热情地给人讲解。

  • 工作不忙时,陈志峰经常去马厩给马拍照,逗逗马。有一次,陈志峰用嘴叼着胡萝卜嘴对嘴喂马,不曾想,马着吃得急,把萝卜从他的嘴里拔了出来,把牙都拔掉了。后来,他经常向人聊起这事,说的时候,笑呵呵地把自己的一颗假牙拔掉:“你看,就是这颗牙。”

  • “将汗血马带到中国,实际上是一件用马把丝绸之路上的国家和国家,民族和民族拉近的过程。”陈志峰认为,汗血马从古至今都是丝路上的文化使者。陈志峰在野马大厦建立了一层野马文化馆,馆里挂满了关于马匹的油画,他还请了许多国内外的画家来自己的文化馆创作。

  • 新疆的冬夜十分寒冷,马场给马配建了烤电房。“汗血马不是用来骑的。”陈志峰说,根据记录,汗血马跑得没纯血马快,跳得没温血马高,马术比赛上,也从未有过汗血马的踪影。他的汗血马,大多因外出展示需要,才会暂时离开马场。如今,这种传说中的绝代名驹,似乎成为了一种展品。

视频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