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知青

摄影 | 王丹穗 编辑 | 秦翼 新浪图片出品

上世纪50年代,上山下乡运动席卷全国。知青们打起行囊,胸口顶着大红花,斗志昂扬远赴农村、边疆,运动落幕后,又纷纷逃离返城。有一些知青,因为种种原因一直留了下来……

一生知青

拍摄手记 王丹穗

  身为一个90后,对“知青”这个词的印象,全来自影视剧和小说中。我隐约记得,从前看过一部叫做《孽债》的电视剧,讲的是几个被返城知青留在西双版纳的孩子,长大后结伴前往上海寻亲的故事。当时我很难理解,是什么让这些父母不顾一切地想逃离,哪怕以抛弃亲生骨肉为代价。

  2016年,当我带着对西双版纳的想象,来到云南景洪市,采访依然留在这里的知青时,才感受到,由他们亲自讲述的这段历史,远比文学或影视作品更为复杂、震撼。这样的历史,不应该被遗忘。

  我在西双版纳先后去了景洪农场、橄榄坝农场和东风农场,采访了7位留守知青。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足以写成一本书,篇幅所限,只能截取一些他们回忆的片段,来管窥那段在“战天斗地”中逝去的青春。

  一、送别

  1968年,颜文忠只有19岁。作为上海市第一批前往云南农垦的知青,他的心里除了即将远行的兴奋,更多的是忐忑。送别的站台挤满了哭声震天的家长,靠近车窗的位置几乎都让给了泣不成声的女孩,他们中年纪最小的只有十五六岁。颜文忠当时是负责他们学校知青的“队长”,他一直安慰大家,告诉大家不要怕,还会再回家的。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至七十年代末,一场长达二十七年,影响一千八百多万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运动遍及全国。由于西方的橡胶封锁,我国陆续从湖南等地调集青壮年,向云南原始森林挺进,开荒种植橡胶树。当时的云南农垦面向京津沪及部分省会城市宣传招生,招收知青下乡参与农垦。在他们的描绘中,西双版纳是一个“头顶香蕉,脚踩菠萝,摔了一跤拣到两把花生”的神奇土地。颜文忠被分配至云南景洪市橄榄坝农场,从上海出发,需要坐三天三夜的火车到昆明,再从昆明坐四天的公交车到景洪,然后沿澜沧江经2个小时的水路才能到达。

  旅途中的疲惫,好不容易让大家暂时忘记了思念家人的悲伤,现实又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终于到达目的地后,映入眼帘的是两排简陋的茅草房和漫山遍野的原始森林。在之后的一个星期里,所有人都陷入了比思乡更为迫切的痛苦中。颜文忠第一次感受到,面对无情的大自然和无情的命运,自己是多么渺小。那时,每天晚上都会听到丛林中野兽的嚎叫,但更多的,还是女生宿舍里此起彼伏的哭泣声。多年之后,颜文忠才知道,那时同样睡不着觉的,还有远在万里之外的父母。

  二、生活

  施永青的父母都是上海的知识分子,她的母亲曾是中学校长,父亲则是老师,在文化大革命中,先后被下派至工厂接受劳动改造。1970年,18岁的施永青初中毕业,“阶级成分”不好的她并没有太多的选择,迷迷糊糊中,在学校的号召下前往了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农垦。

  作为一个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施永青每天的早餐都是豆浆油条,虽然用钱要精打细算,但多多少少每天都能沾点小荤,一周还可以开次大荤,她一直以为,最苦的日子就是一个星期不吃荤。

  施永青一直记得,他们第一天到达农场的时候,湖南的老工人们为了欢迎他们,特意杀了一头猪。当时很多知青闹情绪,并没有多吃,但在往后的日子里,他们才明白,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待遇了。知青们除了每月26元左右的工资以外,另有每人每月40斤大米的粮食补助,但是由于没有油水,吃再多的饭也还是容易饿。由于劳动力紧缺,食堂只有一个人来负责200人左右的饭食,最常吃的是茄子、南瓜、韭菜,经常一种菜一吃就是好几个星期,知青们经常开玩笑说自己每天吃的是“韭菜一汤”。由于缺少蔬菜,很多知青都由于缺乏维生素B1而腿脚发软,需要互相搀扶着走路。除了饮食上的匮乏,最难熬的就是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中的瘴气和连续半年的雨季。当时最怕的就是下雨,外面大雨,屋内小雨。施永青说,现在自己有风湿、骨节增生还有关节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年轻时总是冒雨劳作,一天换三身衣服还是湿。施永青与丈夫的相识,也是由于她的双脚溃烂,走不动路,总去他所在的医院开药,慢慢因此相识了。1973年,对回城已经不抱希望的施永青结婚了。丈夫是医生,不用下田劳作,所以每天等施永青披着雨水回家,都有人为她烧好了热水。正是这一壶热水,让施永青看到了一丝生活下去的希望,她说,如果自己一个人生活,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三、墓碑

  1978年年底,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进入了第十个年头,全国下乡与支边的知青总数已高达2000万人。这时,距离文化大革命结束已近两年时间,国家的整体情况都在好转,唯独知青的生存状态未能改善,这引起了知青们的不满。1978年,西双版纳橄榄坝农场七分场的上海女知青徐玲先在分娩时难产,生死关头,农场的医生却喝得大醉,最终导致母子双亡。噩耗很快传遍了农场,像一条被点燃的导火索,将知青们长期以来积累的怨恨引爆了。知青们的聚集,使这场悼念活动逐渐演变为针对知青普遍命运的反抗,于是,景洪市十二个分厂知青集结起来开始大罢工,云南知青团赴京请愿,最终争取到了中央批示。随即,知青“大返城”从云南蔓延至全国,上山下乡运动就此终结。据资料统计,1978年回城知青达到255万人,第二年则有395万人。其中,云南农垦系统的十万四千名知青,截至1985年,除2252人继续留在农垦系统外,其余全部返回了城市。现在的橄榄坝农场只有十几个仍旧留在农场里的知青,但已没有人能找到徐玲先母子的墓碑。

  四、子女

  知青返城,无疑是一件大好的消息,千万个家庭遥隔万里的骨肉终于可以团聚。对那些已经在边疆结婚、生子的知青来说,却面临痛苦的抉择。由于北京、上海、重庆等大城市不接受已婚知青的伴侣落户,与异地伴侣结婚的知青们,就不得不面对残酷的选择——一起留在云南、夫妻生活在不同城市,或是干脆离婚。对他们而言,无论哪一条路都意味着分离。

  上海知青周月琴今年已经63岁。丈夫已经去世,儿子在北京工作,孤身一人的她,独自住在西双版纳景洪市大勐龙东风农场的国营养老院内。当年由于父母早逝,16岁的周月琴选择跟随“大部队”,来云南勐海县的黎明农场开荒。知青返城的前一年,周月琴与北京知青朱明昌相识结婚。1978年底,在返城知青离婚的热潮下,他们选择了一起留在云南。就在知青返城的前一年,周月琴与北京知青朱明昌相识结婚,由于政策限制,他们既无法一起回北京落户,也不能回上海。当时,大批知青为了甩脱“包袱”回城选择了离婚,而周月琴夫妇的选择是,一起留在云南。

  1980年,上海、北京出台相关政策,只要有当地亲戚担保,知青的一位25岁以下的子女就可以返城落户。1992年,周月琴和丈夫商量后,决定送年仅11岁的儿子去北京落户,住在爷爷家。后来儿子进入北京首钢工作,现在被分配至唐山钢厂,每周最多回一次在北京的家。周月琴的医保在云南,去北京看病很贵,身体不好的她只能留在云南。她说,现在她们祖孙三辈,是三个人,三个家。孙子已经9岁了,自己还从没见过。

  五、团聚

  重庆知青柏宏富是一个很爱热闹的人,每次返城知青回到东风农场聚会,都是他跑前跑后地张罗。战友们都开玩笑叫他“重庆驻云南办事处”。1978年,知青返城时,柏宏富也随大部队回到了重庆。但他对分配的建筑工地上的工作不满意,又想到此时绝大多数知青返城,农场正是用人之际,自己正可以有所发展,再三思量下,柏宏富又回到了云南。在他决定回云南后,战友们都无法理解,甚至一起来骂他,希望他能改变心意。但柏宏富说他一直是一个理性的人,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1978年末,东风农场共有10813位知青返城,占总知青人数的98%。现在的柏宏富对慢节奏的退休生活很满意,平时没事就打牌唱歌,虽然有很多当地的朋友,柏宏富还是会时常想念那些留在重庆的知青战友,每次见面,他们总有说不尽的共同回忆。柏宏富说,他现在更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那些已经返城了的知青,与这片他们付出10多年青春的土地。

  云南东风农场的龙泉公墓,有75座知青的墓碑。他们中的一些很年轻,因为意外或疾病而离世。每每想起这些英年早逝的知青,柏宏富都感慨万分。知青们的家人都远在万里之外,所以每年清明节,柏宏富常会带着香火和祭品,来给他们扫扫墓。柏宏富希望,以后农场也能为他留下一块墓地,死后,他就同他们一起,永远葬在这里。

欢迎联系我们

 

如果您有悄悄话想告诉我们,欢迎私信@看见微博;
如果您也有故事想通过摄影的方式来讲述,欢迎来稿。
邮箱:sinaphoto@vip.sina.com

一生知青

摄影:王丹穗 编辑 | 秦翼     新浪图片出品 2016-05-29 23:03:33

1/35
  • 一棵伤痕累累的橡胶树流淌出白色的“泪水”。上世纪50年代末,为冲破西方的橡胶封锁,我国陆续调集青壮年,在云南的原始森林中开辟橡胶林。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应运而生,上百万知青参与了这场橡胶种植“战役”,与野兽、蚊虫、疾病、饥饿搏斗,用青春浇灌起了一片片橡胶林。

  • 1982年,在中央允许知青返城的第二年,施永青拍下了这张照片。曾经的上海丫头施永青,如今生活在西双版纳景洪市。因为父母都是知识分子,“阶级成分”不好。1970年,18岁的她前往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农垦。她没想到,这一去就是一辈子。

  • 2016年5月清晨,施永青照旧外出散步,路过这片已被房地产商收购、长满荒草的土地。施永青说,这里曾是她亲手开荒耕的稻田。1978年底,云南知青赴京请愿争取中央批示,上山下乡运动就此终结。然而政策规定,知青配偶无法随同返城落户,施永青也挣扎过,但还是为家人留下来。

  • 傍晚时分,施永青与丈夫在自家菜园里。在来到云南之前,她以为最苦的日子是一个星期不吃荤。没想到,原始森林中的瘴气让她双脚溃烂,却也因为治病认识了身为医生的丈夫。结婚前她已对回城不抱希望,只想有人陪她一起过日子。她说结婚后最幸福的事,就是晚上回家能有一壶热水。

  • 留下来的岁月里,施永青做过老师、养过鸡鸭、买过胶树、卖过早点。2014年,施永青冠心病发作,到上海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才挽回性命。虽然健康情况不太好,施永青依然享受慢节奏的退休生活,坚持出门锻炼身体。她说,虽然退休工资只有2200元,但比起从前,生活已经好了太多。

  • 这张摄于80年代初的全家福上,颜文忠一家笑意融融。颜文忠生于上海浦东区,1968年,19岁的他为了一位喜爱的姑娘,毅然参加了上海第一批知青下乡运动,来到了西双版纳橄榄坝农场,然而此举并没能打动姑娘。1977年,他与一位山东姑娘结了婚,并在知青返城的同一年,有了爱情结晶。

  • 根据1979年的政策,已婚知青返城,配偶无法落户,有了孩子,返城更是难上加难。拖家带口的颜文忠只好留在了农场。如今,69岁的他已经退休,生活在云南橄榄坝农场二分厂。虽然可以听懂当地方言,与农场的人一起喝酒聊天,颜文忠依然操着一口上海普通话。

  • 80年代,上海市出台政策,上海知青的子女25周岁以前可有一人返城落户。2005年,他花掉一辈子的全部积蓄,为儿子在上海买了一套30平米的老房,终于在上海有了家。儿子成亲后,由于家里面积太小,老两口又一起回了云南乡下。

  • 1971年,颜文忠在搬运一堆100斤的柴火时伤了腰,从此留下病根,现在站久了就会背痛。除了腰伤,他还有高血压、痛风等疾病。颜文忠说,当年的医疗条件太差,西双版纳又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湿气太重,知青们常常会水土不服、过敏、双脚溃烂,乃至患上肝炎、遭遇难产等。

  • 回忆一生,颜文忠仍然觉得后悔。他说,自己花了一辈子的时间,才解决了当年留下的心病。现在,他的户口已随儿子迁回了上海,未来,他希望儿子能分到一套大一点的房子,好把他们老两口接回上海,和儿孙团聚。

  • 照片左边衣着时髦的女青年是来自重庆的姑娘邓成芬。那天,她刚从重庆探亲返回,穿着刚从城里买的新潮时装,在农场茅草房前拍下了这张照片。农场知青的工资是每月28元左右,与之相比,返乡的车票太贵,路途太远。知青们每次回家,都要存上半年多的工资。

  • 因为不喜欢读书,初二那年,邓成芬不顾父母反对与朋友一起参加了云南的招工。今年她已经70岁,仍清楚记得,离家那天是1965年12月31日,母亲一直苦苦挽留。再回想,只剩满满的愧疚和懊恼。来到版纳后的每一天,邓成芬都想着回家,等到那一天来临,却因为丈夫是云南人,只得留下来。

  • 邓成芬如今住在农场统一分配的集体安置房内。当年,邓成芬看到的招收知青的宣传中,西双版纳是一个“头顶香蕉,脚踩菠萝,摔了一跤拣到两把花生”的地方。等她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放眼望去,只有原始森林和茅草房,摆在自己面前的,只有一把胶刀,一顶蚊帐、一双解放鞋。

  • 如今,邓成芬的女儿和儿子仍循着上一辈的轨迹,在农场割胶为生。割胶只能在半夜,每天凌晨3、4点,邓成芬的女儿就要上山割胶。她说,自己曾陪着母亲回过重庆,但不太习惯城市生活。由于重庆没有照顾知青子女返城的政策,所以很多重庆留守知青的孩子也都继续留在了云南。

  • 上海知青周月琴今年已经63岁。丈夫已经去世,儿子在北京工作,孤身一人的她,独自住在西双版纳景洪市大勐龙东风农场的国营养老院内。她搬进这家养老院的时候,除了简单的衣物,还带着一枚勋章,这是当年北京探望留守知青时颁给老伴的,上面写着“赠给光荣的北京人”。

  • 周月琴坐在门口,享受闲暇时光。由于父母早逝,16岁的周月琴来到了云南勐海县黎明农场开荒。在知青返城的前一年,周月琴与北京知青朱明昌结婚,但由于政策限制,他们无法一起去北京落户,也不能回上海。当时,大批知青为了回城选择了离婚,而周月琴夫妇选择了留在云南。

  • 周月琴屋里,依然贴着领袖画像。她患有糖尿病,左眼几乎失明,牙齿也已脱落,看电视时想换台,需要凑得很近才能看见频道。现在,周月琴每月有1700元的退休金,扣除养老院每月800元的花费,剩余的钱她都攒着,用来买药、买假牙,她不想给儿子添麻烦,所以很少向儿子要钱。

  • 1992年,北京出台了照顾知青子女政策。周月琴和丈夫决定送年仅11岁的儿子去北京落户,住在爷爷家。如今,儿子被分配到唐山钢厂,每周最多回一次北京的家。周月琴的医保在云南,身体不好的她只能留在云南。她说,现在她们祖孙三辈,是三个人,三个家,孙子9岁了自己还从没见过。

  • 1979年,重庆知青柏宏富与支边农村青年们拍下了这张合影。1978年末,东风农场的10813位知青返城,占到了知青总人数的98%。劳动力骤减,农场开始动员内地农村青年支边。知青返城时,柏宏富也回到了重庆,但他对分配的工作不满意,再三思量下,柏宏富又回到了云南,转眼已经62岁。

  • 早在1974年,柏宏富与妻子就开始恋爱,直到1982年,柏宏富决定返回云南,两个人才结束了爱情长跑。如今,他们的女儿已在昆明定居,老两口在家里腾了一个麻将室,没事就约上亲友一起打打麻将。当年,柏宏富决定回到云南时,他的朋友都无法理解,但柏宏富说,他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 柏宏富一直很喜欢唱歌,退休后,没事就会约几个好友,一起去K歌。他说,唱老歌是一件很伤神的事情,因为总是会想起往事。柏宏富很满意自己现在的生活,偶尔还会想念远在家乡的知青战友们,想起那段共患难的情谊。每次回城的知青们回来聚会,柏宏富都会热情地招待他们。

  • 从柏宏富第一天来云南算起,已过去45年。柏宏富知道橡胶树有产胶寿命,长到40年就会被砍掉,重新种上新树,但是亲眼看见被连根拔起、堆积如山的橡胶树“尸体”,柏宏富还是被震撼了。他久久站在原地,过了很久才说,在那些枯萎的老树上,他看见了自己,和已经死去的青春。

  • 一块破碎的碑石,躺在万亩橡胶林里,这里有很多被遗忘的知青墓地。上海知青颜文忠说,在农场医院工作时,人们送来一位奄奄一息的女知青。她是19岁的黄年秀,在伐木时,被树砸中了头。医疗条件简陋,黄年秀最终离去。她的墓荒废在橡胶林里,直到2016年,家人寻来,才为她重修了墓。

  • 云南东风农场的龙泉公墓,有75座知青的墓碑,他们中有一些很年轻,是因为意外或疾病而离世。知青们的家人都在万里之外,所以每年清明,柏宏富都会带着香火和祭品,来给他们扫扫墓。柏宏富说,希望以后农场也能为他留下一块墓地,死后,他就同他们一起,永远葬在这里。

视频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