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看见》栏目

精品画册

聚焦当代中国

点击购买
  
新浪首页 分享微博 分享微信 回到顶部

责任编辑:王怡 SN065

毛像时代

2013.12.06 15:02:11
1 / 36
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文革时期,清华大学率先建造一座毛泽东雕像后,全国开始兴建毛泽东塑像的风潮。许多城市都修建了塑像,甚至一些村庄都立起稍小的塑像。文革结束后,各地陆续拆除塑像。如今,依然能在很多城市看到毛泽东塑像。【征集:你身边的毛泽东雕像】

毛像时代

图文|成文军

  201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时期,清华大学率先建造了一座毛泽东雕像,之后全国便开始了兴建毛泽东塑像的风潮。许多城市、大学都修建了塑像,甚至有一些村庄都树立了稍小型的塑像。1977年文革结束后,各地陆续拆除毛泽东塑像。如今,依然能在很多城市看到毛泽东塑像。摄影师成文军从1997年开始了寻找毛泽东塑像的旅行。 

 

  我喜欢旅行。在读中学不能自由奔跑的时候,也时常手捧地图,在纸页上的方寸间神游畅想。工作后“独立”了,自己旅行的机会就多了。但这时的旅行,不管是在目的地,还是在路途上,视野主要是“大好河山”、“仙踪古迹”和“风土民情”。

  然而,在20多年前的两次旅行之后,促成了我去寻找毛泽东塑像的旅行。

 

  122个地市县镇225尊雕像

  1989年夏,从北京乘火车耗用四天三夜到了吐鲁番,之后又坐了三天的汽车到了喀什。这段用时一个星期的路途,是我的首次距离最远的旅行。那时,喀什不啻在我心里是极其遥远的地方。这里的新奇和陌生给我带来的兴奋,都是这次喀什之行留下的牢牢的记忆。然而,喀什人民广场上一尊体量巨大的毛泽东塑像,更是令我心为之震动:在这个遥远的充满着异域风情的边陲小城,伫立着一尊20多米高的毛泽东塑像,在我当时看来有些不可思议。

  也许是对市井的生陌和对塑像的熟悉产生了强烈的对比,这使得这尊塑像似乎给了我一个明确的提示:不论这里有多远,不论这里的风情与内地有多大的差异,这里,依然是中国疆域中的一个城市。

  第二次是1992年在“天涯海角”的三亚,看到了毛泽东塑像。当时为了去西沙群岛,我住在一个部队里。在这里看到了一尊十余米高的毛泽东塑像。这尊塑像的形制也带着建造年代的印记:领袖身穿大衣,挥起右臂。我望着这尊面朝南海的塑像,忽然感觉站立与此的毛泽东,不像一个领袖,而更像一个值守在南疆的哨兵。

  自此以后,不论在北京或是其它地方,若再看到毛泽东塑像时,我都会想起喀什和三亚的的那两尊塑像。这让我最终先萌生了一系列的疑问。就这样想着、走着、找着、拍着、问着,从1997年开始了寻找毛泽东塑像的旅行。到现在为止已经去过122个地市县镇,拍摄了225尊雕像,其中1970年以前建造保留下来的有180多尊,其余的则是改革开放后建造的毛泽东雕像。

  在拍摄中,有的大批雕像拆除,有的则被保护下来并且成为文物,一些被挖出又重新竖立。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毛泽东雕像都有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故事。

 

  文革时“清华版”塑像风靡全国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兴起为毛主席塑像之风,且塑像多为站立式,姿势分背手和挥右手两种,细分又有戴军帽和不戴帽、穿军大衣和穿风衣之不同,是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第一座毛主席塑像是在清华大学“造反”的学生和教工——红卫兵造反派的要求下由当政的“革委会”建造的。1966年6月24日,红卫兵以“破四旧”为由拆除了被他们称为“封资修”的清华大学的象征建筑物——二校门。二校门拆除后,清华大学建筑系教师程国英提出,在拆除后的空地上建立一座毛主席塑像,被学校革命委员会采纳。1967年9月15日,一尊穿军大衣挥手的毛泽东全身塑像在清华大学落成。

  在这之后,全国开始了兴建毛泽东塑像的风潮。清华的雕像组把制作过程制成资料,让各地前来的单位和个人索取。很多城市、大学都修建了塑像,甚至一些村庄都树立了稍小型的塑像。

  黑龙江文革期间塑立了较多的毛泽东塑像,这和当地比较发达的重工业是分不开的。在齐齐哈尔富拉尔基的“中国一重集团”厂区,伫立着一尊不锈钢材质的毛泽东塑像,这是一次性浇铸成的,熔炼不锈钢钢水55吨,最终的成品重达35吨,这在全国是惟一的。佳木斯的毛泽东塑像是硅铝铸造的。没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成熟技术手段做依托,只凭借冲天的“革命热情”及“无限忠于和敬爱”,是无法做到的。

  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开始了“拨乱反正”时期,对毛泽东的大规模个人崇拜活动也宣告停止。除了部分场所保留以外,各地陆续拆除毛泽东塑像。当时大部分清华校友及师生要求拆除毛泽东塑像重建二校门,校方于1987年8月29日拆除毛泽东塑像,开始重建具有历史象征的二校门。

  毛泽东雕像的建造数量,可以说在中国雕像历史上创出了记录。现存的“文革”期间建造的大型毛泽东塑像,大多数是由美术院校的雕塑家创作的,在那个特殊年代,不这些雕像被广泛复制,随处竖立。

 

  广东省毛泽东像几乎拆光

  而今依然能在很多城市看到毛泽东塑像。河南省是留存毛泽东塑像较多的一个省份,塑像分布在郑州(1座)、洛阳(3座)、开封(3座),新乡、鹤壁、商丘各1座。湖北省同样留存较多的毛泽东塑像,已经拍摄的有:武汉3座,黄石3座。而广东省的毛泽东塑像已经拆得几乎一座不剩。制作毛泽东像的人曾开玩笑说:“广东人民最讲实际,所以广东发展得最快,什么都走在前头,开先锋之气。”

  户外的毛泽东塑像材质,大多为水泥,所以文革后拆除时基本上以破碎解体的方式拆掉。但也有个别的塑像是整体拆移后埋入地下。随着房产的不断开发,部分当年被埋的毛泽东像重新出土。

  2003年7月15日,在哈尔滨爱建滨江社区的建筑工地下,挖掘出一尊毛泽东塑像。这尊深埋在地下已经25年的塑像,直到地产开发商在老厂区里破土建设,才使人们重新看到。开发商对其进行了修整和镀金,又将塑像和开发建设时特意保留下的有着百年历史的车间、烟囱、水塔等放置在了一起,构建成了一个有着工业文明和近代政治历史元素景观的市民广场。

  拍摄了这么多毛泽东像,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在黑龙江密山县连珠山镇。那只是一个整整空置了20年的基座,水泥剥落,露出残破的红砖。毛泽东像曾经就在这个基座上矗立了20年。历经40多年风雨,这里的人也一直没有拆掉基座,虽然它就在这个小镇的路口。当地上些岁数的人,他们还习惯把这个原475军工厂门前方的小路口,称作毛泽东塑像。

——摘自《图说毛泽东雕像》(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征集令】你身边是否也有毛主席雕像?分享你拍下的主席雕像,赢神秘礼品。

栏目编辑|王怡

看见

看见

新浪图片品牌栏目《看见》

成文军

成文军

《图说毛泽东雕像》作者

王怡

王怡

新浪图片频道编辑

431条评论|40,002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手机用户新浪网友
毛泽东他老人家是为劳苦大众的利益而开创了新中国,改变了封建制度,努力实现人人平等,共奔富强的理念,国家最困难時期研发出两弹一星,树立了国威,真是干古奇有,后无来者的领袖,敬重!
手机用户:回复@:你不如他!
2013-12-9 09:48举报21回复
手机用户:回复@:支持二楼
2013-12-9 09:20举报73回复
手机用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代伟人。
2013-12-9 09:04举报153回复
酷梦柒新浪网友
伟人,我们永远敬仰您
手机用户:回复@:钓鱼岛上也该有毛像
2013-12-12 15:18举报100回复
软件工程师:回复@:朝鲜那是共产主义。朝鲜就是另一个沙特。碍于地缘政治的原因,中国不愿过多插手它内部事情。
2013-12-10 13:22举报17回复
xingshuai821:回复@:共产主义已经在朝鲜率先实现了!
2013-12-10 11:21举报108回复
玉竹子新浪网友
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他是具有非凡智慧和无上魅力的领袖,西方政要以被他接见为荣,美国总统在他面前感觉像个小学生,他用短短20多年的时间,把中国从任人宰割变成世界第三极,毫无疑问,他是伟人中的巨人
手机用户:回复@:毛主席就是伟人中的巨人
2013-12-9 19:24举报184回复
崇-无:你我同道,真正理解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2013-12-9 17:56举报183回复
最新评论
NoUpdateForYou新浪网友
毛主席想你了
2015-1-4 15:29举报13回复
要几度新浪网友
斯大林曾被“个人崇拜”,毛主席依然被“个人崇拜”。是他让我们中国人站了起来,他又让多少人在棍棒之下跪了下去!毛主席的功让我们铭记!我想过也应让我们记得,引以为戒。
2014-2-4 09:21举报8回复
用户3850984063新浪网友
为我的手机清理了21.4G垃圾,已让它重绽青春光彩。甩掉“年轮”,重遇美丽的“它”
2014-1-20 03:45举报1回复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账号,请直接登录
请用最新版微博客户端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