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海外,是中国青年人越来越常规的学习进修之路。与普遍留学欧美不同,中国有不少青年会选择去中东国家留学。在初中或者高中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会去往专门的学校学习阿拉伯语。不用参加高考,学习完成之后直接申请中东国家的大学。毕业之后他们大多会首先选择留在中东,也可能回国工作。
文/李亚楠
(一)
根据我以往一些在中东地区的拍摄经历,在2014年秋天,我打算前往约旦拍摄逃难至此的叙利亚难民。在漫长地等待进入Zaatari难民营区许可的阶段,整日在安曼显得有些无所事事。
约旦的消费并不低,为了节省开支,我几乎每天都会去距离宾馆不远的一家叫做“开罗餐厅”的地方吃饭。2014年的约旦,并没有多少中国游客前往,尤其是这样看似敏感的中东腹地,所以我几乎天天都是一个人。有一天,我在餐厅吃饭的时候,看到邻桌来了五六个中国模样的年轻人,这让我感到很惊讶,而且他们的穿着打扮并不像是游客,于是颇有兴趣的攀谈了起来。
在与他们聊天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他们是来自国内的留学生,在约旦大学学习。对此我甚是感兴趣,原来国内的学生还有这样的留学经历。在我以往的认知内,留学大多选择“欧美澳日韩”这样的地区,没想到在中东国家还有这样一批留学生。那次聊天非常愉快,我也在心中埋下了一个拍摄的欲望,我想看看这些中国青年的成长轨迹。
(二)
欧麦尔的家乡在山西,他在高中时前往云南开远学习阿拉伯语,现在在约旦大学进行学习。
2016年的斋月期间,欧麦尔回到高中时学习的地方,看看过去的老师、同学。热情的欧麦尔招待我直接住进了他们当年上学时的宿舍,让我一下子更容易的融入了他们。
斋月结束后,欧麦尔前往新疆伊犁地区见他的女朋友,虽然这才是他们的第二次见面,但能感觉到他们之间的甜蜜。
欧麦尔喜欢开学,喜欢在约旦呆着,毕竟那里是他们学生时代的时光。有同学、有朋友,又是在国外,父母不在身边,多少可以“放肆”一点。在约旦的日子,他们通常在学习之余会去周围简短的旅行。约旦地处中东腹地,周围有很多让人惊叹的历史遗迹,比如埃及金字塔、约旦佩特拉、黎巴嫩巴勒贝克,更有潜水胜地红海,这些都是他们学生时代热衷于前往的旅行目的地。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时代也渐行渐远。
(三)
2017年我有个小任务要去埃及开罗。既然到了开罗,我一定要去艾孜哈尔大学看看。在那,我认识了一位在开罗艾孜哈尔大学高中部上预科的留学生伊德。
伊德带我去了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艾孜哈尔清真寺,也开始给我抱怨开罗。这里根本不是他心中的理想国,这些本土阿拉伯人整天无所事事,尤其是青年人,都不上学,每天靠着一点生存技能,坑蒙拐骗来埃及的游客。大多时间都是在清真寺内闲坐着,生命就被他们自己这样浪费着。在侯赛因清真寺外,那些每天等着分发糖果的妇女们也是无时无刻不在清真寺外闲坐着,伸手向来往的游客要钱装可怜。其实她们都有能力自己去做些事情,但就是习惯了这样闲散和乞讨的生活。
伊德对此非常不齿,对着我说了好几次,只有出来才知道祖国的强大。中国人多会儿都很忙碌,很会利用自己的时间,城市建设也很好,不像这里,与想象差别太大了。所以他几乎不与本地阿拉伯人交往。
晚饭期间,我们找了一家新疆人开的中餐馆,吃了一顿埃及版的大盘鸡。饭后回到他的宿舍,就在艾孜哈尔大学附近。傍晚时分,暮色笼罩了开罗城。我在阳台上俯瞰这座千年古城,路上车辆横行,到处都是汽车的鸣笛声,偶有烟尘荡起,渐渐只能看到艾孜哈尔大学亮着灯的体育场。
(四)
2017年,最后一年在约旦上学的欧麦尔,人生得到了不小的改变。他迎娶了自己的新疆新娘索菲亚,在开学之际,俩人一起来到了约旦。
欧麦尔搬离了过去一起合租的“学生公寓”,而是在大学旁边重新寻找到一处更小确是和两个人居住的一室一厅,这间房子一个月要花去他们2000人民币,看起来性价比很低,不过却很温馨。他与妻子一同住在那里。
有些生活习惯还没有改变,比如约着同学们一起踢足球。欧麦尔以前和同学们一起居住的时候,就会一整个宿舍的人在学校周围包一个足球场,踢一下午足球,现在虽然他结婚了,这项运动也没有离开他的生活。球场上的他根本看不出像是一个已成为丈夫的人,依然充满了青春的激情。
回到家中,欧麦尔的人妻子为我们做了一顿正宗的新疆大盘鸡,不过是加了特色佐料——孜然的新疆大盘鸡。第一口味道有些异样,但马上就可以适应了。
这顿大盘鸡后的一天,欧麦尔的妻子要进行阿拉伯语考试,已获得约旦大学的入学资格。而欧麦尔已临近毕业,他需要在约旦找工作。这些现实的问题压给他们,同样会带来烦恼。两人一起看着窗外,俯瞰着层层叠叠的安曼市区,若有所思地愣着神。
欢迎联系我们
如果您有悄悄话想告诉我们,欢迎私信@看见微博;
如果您也有故事想通过摄影的方式来讲述,欢迎来稿。
邮箱:sinaphoto@vip.sina.com
《看见·看不见》新书已上市,讲述有力的图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