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养老

摄影 | 夏鹏程 编辑 | 米杜 新浪图片出品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养老选择变得愈发多元化,有不少城里老人选择远离都市的快节奏,来到农村。距离武汉市区100公里的汉子山村风景秀丽,依山傍水。6年前,60岁的谌鄂湘和朋友们从武汉钢铁集团退休后,离开了城市,来到这里租下三栋房子,包了一片地,开始了自己的养老生活。

下乡养老

                                               文/夏程鹏

  谌鄂湘年轻的时候喜欢户外,经常去农村里面探险,发现汉子山村这个地方之后,谌鄂湘就在心里默默记下了这个地方。风景秀丽,依山傍水,离武汉市区也不算太远,他计划等自己老了之后,约上几个好友一起来到这里养老。

  6年前,他从武钢退休之后就来到汉子山村寻找房子。一开始他看上了一所村小学,村子里的小孩都去镇子上读书了,学校成了村委的办公场所,谌鄂湘和村委沟通能不能租下几间房子,最后没有成功。就在谌鄂湘受挫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位村民找到了他,说有间房子可以租给他们,问他们敢不敢住。

  村民带着他们来到了这个房子前,房屋里外杂草丛生,瓦都掉下来了,屋子里全是蜘蛛网,根本没有办法住人。但是谌鄂湘一眼就看上了这个地方,房子在一个山坳里,只有一条小路通向外面,周围又没有人家,非常安静,他们随便怎么折腾,也不会有人打扰。

  和村民签下三栋房子一年三千的租金协议后,谌鄂湘就开始整修房屋。先把不需要的物品都清理出去,然后打药杀虫,再进行消毒;把屋前的水井挖深,再把路打开;最后装上电线水管,整整折腾了三个月,才开始了新生活。

回到农村养老是双赢

  “城市生活太压抑了。” 谌鄂湘闲暇的时候不喜欢打麻将,就喜欢养养鸽子钓钓鱼,城市里空间太局限了,“鸽子生活得都不舒服,何况人呢?钓鱼的话去郊区鱼塘里还要收费。”在村里住下后,谌鄂湘建了一个很大的鸽笼养起了鸽子,在房屋前挖了一个水塘养起了鱼,还养了鸡鸭羊和狗,原本荒废的村舍马上就生机勃勃了起来。

  自从住到汉子山村后,谌鄂湘就很少回城市里了。除了回家看望一下老娘,基本长住在村子里了。儿子随了他的性格,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外,边工作边旅行,谌鄂湘说劝了他很多次了,岁数也不大了还不稳定下来,但儿子就是不听,过着自己的生活。

  “从城市回到农村养老其实是一个双赢的行为。”谌鄂湘认为,对于他这种退休金并不多的老人来说,回到农村后能够自给自足,节省了养老的成本,优美的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对农民来说,他们把自己废弃的屋子租出去,虽然租金不高,但是屋子能够得到重新修整,这样也保住了自家的房屋;节假日子女来看望老人,或者老人回到城里去的时候还能帮忙销售一些土特产,也算是带动了农村的经济。

  不过,谌鄂湘认为回农村养老也有很多问题。“首先,在农村里养老只是一个阶段性的事情,也只适合60岁到70岁生活能够自理,有农村生活经历的这群老人,如果岁数再大一点,在农村里就很不方便了。其次,农村里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今年雨水少,水井都干了,现在洗衣做饭要从朋友家打水过来,这对生活影响太大了。如果自来水再不通,可能都坚持不下去了。最后,媒体报道之后,经常有很多人过来参观,最多的时候来了两百多人,本来回到农村就是想找一份安宁,来了游客参观又不得不接待他们,每天耗时耗神太折腾了。”

急救和治疗是大问题

  一开始计划在汉字山村养老的一共有五个人,后来坚持下来的只有谌鄂湘和芦师傅。另外三个要不是因为家里有事,需要回到城市里去,就是因为性格不合,没有办法长期相处而离开了。不过有离开也有加入,今年5月,谌鄂湘的发小——潘长清夫妻俩就搬了过来。

  潘长清和谌鄂湘是发小,两人一起读书,下放,回城参加工作,潘长清中途的时候从武钢调去了武船,从此俩人就断了联系。直到妻子汤惠芳看到了谌鄂湘的新闻,他们通过村书记找到了谌鄂湘。

  3月份,潘长清得了脑梗,在家里修养一段时间后感觉状态没有好转,汤惠芳给谌鄂湘打电话能不能去汉子山村修养一段时间,从那之后,潘长清和汤惠芳就来到了这里养老。

  潘长清来到汉子山村后身体反而好转了很多。汤惠芳说潘长清是那种特别宅的老头子,每天起床就是打开电视,然后从早上看到晚上,有时候甚至看到夜里一两点。来到农村后,生活习惯都改变了,每天早睡早起,鸡鸭要帮忙喂,菜地需要打理,反而生活更充实了。

  “我是为了老伴牺牲了自己。”汤惠芳说她的城市生活是很丰富多彩的,每个礼拜都会去老年大学学舞蹈,平时也喜欢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来到农村后生活反而单调了,但是为了老潘的身体,她觉得值得。

  在谌鄂湘家住了一段时间后,汤惠芳决定也在村子里找房子养老。之前找到了一个,两层楼房,空间视野都很好,本来计划和闺蜜一起合租,但是后来闺蜜要来的亲戚太多,没办法汤惠芳只好把房子让出去了。

  谈起农村养老,汤惠芳觉得还是有很多急需改善的地方,农村的交通和医疗条件太差,长期住在农村里不会心安。她建议政府能不能提供一辆面包车作为公共交通,自家没有车的老人外出很不方便;其次,就是医疗条件,这是摆在农村养老面前的一个难题,从汉子山村到武汉市区需要两个小时,如果老人出了问题,如果急救和治疗是一个大问题。

来农村要耐得住寂寞

  林庆和谢春俊夫妻俩在汉子山养老也有两年多了。“在城市里生活了一辈子,太封闭了。”2012年,林庆做了个大手术,下半身差点瘫痪。从那之后林庆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接下来的生活该怎么过,经历过城市里的起起伏伏,夫妻俩决定去农村里养老,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不需要动脑筋,生活节奏慢。

  因为担心农村里湿气大,林庆租一个二层的毛胚楼房,租金一年两千,签订了五年的合同。谢春俊说,其实他们回到农村里养老,反而成本提升了,在农村里租房子虽然便宜,但是装修费用昂贵,而且偶尔还要回到城市里居住,所以城市的房子物业,网络,电视费用都在交着,回到农村养老其实是两份开销。

  林庆在农村里找到了生活的乐趣,每天下午去放虾笼,隔天一大早去收虾笼,每天差不多能收获一大盘虾子。收完虾子后去菜地里浇浇水,还给自己的浇水方式取了名字叫“天女散花”。他说自己种的蔬菜没有化肥和农药,绝对的纯天然无公害。

  每天吃着绿色蔬菜,呼吸着干净的空气,保持着一些适当的运动,林庆说自己身体恢复的很好,现在吃的药剂量都减半了,还把86岁的老母亲也接到了农村里一起生活。

  “不过农村生活和城市生活差距还是挺大的。”林庆说,来到农村养老要耐得住寂寞。村民大部分都很淳朴,也很热情,经常邀请他们去家里吃饭。但是多少还是有一些文化差异的,有些老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去过武汉市区,所以有些话题还是聊不起来。如果自己没有一些兴趣爱好的话,在农村里长期生活还是很有挑战的。

欢迎联系我们

 

如果您有悄悄话想告诉我们,欢迎私信@看见微博;
如果您想看更多故事和摄影资讯,欢迎扫左边二维码
关注“新浪图片”微信公众号。

0条评论|0人参与我有话说
分享到微博
发布
最热评论 刷新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已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