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高中是河南一所普通的基层高中,学生十之八九来自乡村,大多数人视高考为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机会。河南高考报考人数连年位居全国第一,考生们背负着更沉重的压力。摄影师王向阳五年来一直拍摄这所高中,这一幅幅无人的特写,静静地展现着高考压力下青春与梦想存在和绽放的方式。
文|王向阳
高中三年,圆梦高考。每年的6月7日-8日,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时节。全国千万学子步入考场,接受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挑战。十余载寒窗苦读,四千个日夜拼搏,所有人经历的煎熬,都将化为实现人生奋斗的能量,在这个被人们视为改变命运和前途的日子,走向“战场”。
在高考这一当下中国最为“深入人心”、涉及面最广的“独特”社会景观里,每年的全国高考人数都在1000万左右。走进高中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仍是许多家庭和考生最为直接和重视的选择,也是他们视为改变个人命运和实现家庭梦想的最大机会。
全国人口大省河南,2013年至2017年五年的高考报名人数分别为71.63万、72.4万、77.2万、82万和86万,连年在全国位居第一。相比全国各地考生,河南的高中和高考生们长久背负着更为沉重的高考压力。汝南高中,河南南部一所普通的基层高中,学生十之八九来自乡村,大多数学生视高考为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机会。
从2013年开始,已连续五年,我一次次走进这里,拍摄下了数以万计的照片,不仅留下了一群群普通高中学子三年生活的身影,也同时记录下大量他们追梦成长过程里的一个个细节。这一幅幅无人的特写,静静地放大展现着高考这一压力下那些青春与梦想存在和绽放的方式。他们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在高考这道似乎为大多数人的人生必选题面前,或主动或被动地成长、成熟。
高考究竟该以何种具体的形式存在才合理?高考究竟是压抑了青春,还是重塑了青春?
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已成为几乎每一个中国家庭都不可绕开的话题。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进入大学之门的“高考”也经历了不小的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大学扩招,上大学不再象以往那么难。高考,应该变得轻松了。
但事实是,随着社会的整体发展变化以及各种新的情况和问题的出现,中国呈现出更为复杂独特的“高考生态”景象。这些景象不仅折射着中国教育的许多现实问题,也是当下复杂多变、急功近利的时代里,中国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
如果说,高考永远不变的底色是奋斗,高考注定会成为每个经历者一生当中颇具不同感触的体验。2015年,我所拍摄的《高中生》专题摄影曾在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展出,在满满的七大本的展览留言中,一个十岁的孩子写道:“是不是我的明天也是这样呢?”这也许就是高考给你我的最大感触……
欢迎联系我们
如果您有悄悄话想告诉我们,欢迎私信@看见微博;
如果您也有故事想通过摄影的方式来讲述,欢迎来稿。
邮箱:sinaphoto@vip.sina.com
《看见·看不见》新书已上市,讲述有力的图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