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菇娘初养成

摄影 | 阮闰 编辑 | 闪电 新浪图片出品

在内蒙古莫旗,有一种人人皆知的水果,它的名字叫“菇娘”。剥开灯笼般的外皮,露出一颗颗黄色的果实,吃进嘴里,有一种奇特的奶香,清甜无比。得益于当地适宜的日照时间、早晚温差以及没有工业污染的水土,这里出产了全中国最好的黄菇娘。

东方菇娘初养成

                                                文/邹璧宇

  从成都到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有差不多十二个小时在路上,早上六、七点先飞天津,中午十点多左右到,候机等待天津飞齐齐哈尔市的航班。如果航班准点,到达齐市应该是2点,之后坐上机场大巴到市区的客运站,买3点的大巴票去莫旗,一路上可以看见广阔的草原。来了三次,每次的途中能看见变幻莫测的云漂浮在草原的蓝天上,来此的目的是为了拍摄一种叫做菇娘的经济作物,一种水果。在南方长大的我对此显得特别陌生,就像面对草原一样,充满了好奇心。

  第一次出发的时候算是有点晚了,菇娘秧苗的移栽已经开始了。当时去探访了好几个种植基地,不巧去的前两天,也就是5月中下旬的一场降温,把之前早已下地的小秧苗给冻死了。一筹莫展的种植户站在地里低头望着小秧苗,嘴里念叨着:“谁也没想到五月底了还降温。”随后大家安排人到处寻找没有移栽到户外的秧苗,可是此时市场上的供应已经在减少,据说那阵子贵的秧苗卖到了一块多一株,有的种植户一晚上降温过后就损失了上千块。

  好在莫旗的种植户常年与自然打交道,种玉米、土豆、大豆、菇娘等等一茬接一茬的,也知道如何应对。灾害发生过后的一天他们又开始正常的劳作,从远处看,他们站成一行,最前面是开拖拉机给土地铺塑料地膜的,后面有人给地膜掏孔,把之前一轮放到地里的菇娘秧苗从地膜里掏出来,然后有人铲土固定秧苗,这么个工序大概7、8个人才能完成,不同于种植玉米,菇娘必须得全人工操作。莫旗的日出3点半开始,种植户要赶在日出前后开始劳作,一直持续到中午。

  后来当地搞产业扶贫的人说北石场村的菇娘好,去那附近逛逛,我们开车沿着村子走了好一大圈,找了个小山头从高处俯视尼尔基水库,广阔的水库四周看不到任何工厂,空气格外清新。莫旗之前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区域,现在为了脱离国家级贫困县,这里有部分农户一直努力让产品被外界认知。紧邻水库的有几块菇娘种植地,距离岸边也就一公里的样子,不知道水库边的水果口感怎样。据说很多村民都在旁观,如果今年收益好,未来会有更多的村民拿出地种菇娘。

  临近7月的时候,我又来到莫旗,这次是看他们进行田间管理,也就是驱虫除草什么的,顺便看看菇娘果的长势。夏天的莫旗是避暑的好去处,那阵子白天温度也就30出头,夜间能降温到20度左右,我居住的成都那会儿温度大概在33-35度,晚上也难有丝毫凉意。当地的朋友祈祷这样风和日丽温度稳定的日子能长久一些,无论是什么农作物,都需要一个好天气帮衬,有的时候坏天气会影响到果实口感。

  之前去过的北石场村种植地上已经立了一块东方证券的种植基地介绍,他们来帮助当地人做对外的销售,把菇娘果引入到上海,再扩散到全国,以前种植户采摘完菇娘不知道如何对外营销,今年对他们来说至少是个不同的尝试,同时他们面临比往年更严格的方法进行种植管理,禁止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

  菇娘苗从下地时巴掌大小的样子已经成长到大概30厘米高,枝条上挂着绿色的果实,再过一个月,绿色的果实变成黄色,才算成熟。

  等我第三次来莫旗的时候,菇娘地里有种植户组织人手开始采摘工作,地里到处是黄的绿的菇娘果实,种植户把成熟的采摘下来拿回家晾干外皮,等待合作方来收购。采摘完一次需要等候三天,等下一波果实成熟后再采摘,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9月中下旬。这段时间种植户盼着老天少下点雨,否则菇娘地里满是泥泞,无从下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果实坏掉。

  这次来,我终于尝到菇娘果的果实,是5月时看着下地的菇娘苗长出来的果子,亲手摘下来后,把外皮扒开,黄色的果子一看就让人很有食欲,果肉入口饱满,酸甜味道特别让忍不住多摘几颗。在村里和小孩玩耍时,他们也爱吃菇娘果,反正自己都种着,当零食一样,等再过一个月,他们地里的李子又该成熟了,换个口味继续吃。

  经过4个月,三次前往莫旗,终于目睹了从一株秧苗下地到收获的整个过程,种植户种地不易,是干着看天吃饭的活儿,好在这四个月里还算顺利。希望未来有能多的人能品尝到莫旗的菇娘果,能走到水库边上亲身感受莫旗丰盈充沛的水土环境。

欢迎联系我们

 

如果您有悄悄话想告诉我们,欢迎私信@看见微博;
如果您也有故事想通过摄影的方式来讲述,欢迎来稿。
邮箱:sinaphoto@vip.sina.com

《看见·看不见》新书已上市,讲述有力的图片故事。

东方菇娘初养成

摄影:阮闰 编辑 | 闪电     新浪图片出品 2017-08-22 11:43:42

1/35
  • 在纯净的天空下,莫旗的村民依次成行、辛勤播种,像是跃动在这鲜活大地上的美妙音符。全年之中播种菇娘最好的时节是4月底到5月初。菇娘的种植无法单户家庭完成,往往需要多人合作。

  • 莫旗夏季来临前的日出时间是凌晨3点,村民一般也这个时间起床下地,互相帮助着使用手扶拖拉机,辛苦的种植往往要持续到中午12点。菇娘作为当地种植历史最悠久的经济作物,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莫旗当地的居民也逐渐地扩大种植规模。

  • 种植户大姐被阳光晒得黝黑。他们一年中除了冬季,几乎都在户外干活。高质量的菇娘果来之不易,除了充足的日照、湿润的水汽,菇娘种植对土壤也有着极高的要求。同一块土地不能常年耕种菇娘,必须轮换谷子、玉米等谷物种植,让土壤得到充分的恢复。

  • 莫旗5月前天气寒冷,不适宜菇娘的户外种植,必须先在大棚中进行育苗,才能保证菇娘小秧苗的健康存活。

  • 大棚的主人孙婆婆在为秧苗浇水。在5月底过完之前,她的秧苗必须全部种植到户外。秧苗不能等长得太大再下地,那样来不及适应外界环境,会导致秧苗对恶劣天气与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下降。

  • 5月中下旬,村民在地里进行秧苗的移栽。近些年,正是莫旗当地传统的种植方法使菇娘果口感极佳,大受市场欢迎,也因此为村民带来不小的实际收益。

  • 2017年,气候比起往年相对反常了一些。5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降温降雨让菇娘种植户们心里难以平静,刚刚下地没多久的小秧苗根本经受不足低温的侵袭,一亩地里秧苗的存活率不到15%,大面积的死亡为种植户带来巨大的损失,这个时间节点他们必须高价收购市场上还没下地的秧苗。

  • 经历过5月底那场降温后,幸存的菇娘苗正在健康的成长。到7月末,种植户们就可以陆续开始收获果实。菇娘是一年生草本,多为春天播种,秋天来临前迎来丰收。

  • 8月初的莫旗菇娘地里已经是一派丰收的景象,与玉米等作物不同,采摘菇娘必须人工操作。今年遇到降温、冰雹、刮大风等自然灾害,菇娘果的产量比往年要来得低一些。

  • 内蒙古的夏天温差大,在田地里收果子的种植户一般从早上8点工作到下午6点,收果子的小哥在家把水给冻上,干活的间歇喝几口解渴,强烈的日照将他们皮肤晒得黝黑。

  • 谭咏芳和他的孩子在挑拣收获的果子。从地里收获完以后,果子需要经过挑拣,将裂开的,或者过于成熟的果子给去除掉,剩下品质好的那部分会经过几天的存放,等菇娘果外层的皮水分干掉以后,便准备上市售卖,这样的果子能在冰箱里保存至少一个月。

  • 近些年,农民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随着菇娘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莫旗菇娘已然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经济增长的支柱。

  • 2016年11月,东方证券与莫旗签署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选择菇娘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主要方向。

  • 5月,东方证券扶贫工作小组成员深入莫旗,对菇娘产业开展深入调研,最终选择莫旗1100亩土地,与莫旗政府共建“东方证券产业扶贫项目——菇娘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

  • 6月,东方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潘鑫军一行走访了位于莫旗登特科镇的“东方证券产业扶贫基地”,与当地领导、莫旗菇娘果种植及加工龙头企业和农户,深入交流了菇娘的种植情况。

  • 董事长潘鑫军代表考察团为贫困的种植户发慰问红包,除此之外他们还与莫旗政府达成协议,在未来数年内资助当地就学的贫困生。

  • 2700公里,是上海至莫旗的直线距离,更是东方证券,为将产业扶贫落到实处的一个标志,一种象征。

  • 为了帮助菇娘产业提质增效,东方证券即刻踏上这2700公里之旅,现场调研菇娘产业,随时指导菇娘种植。

  • 为使贫困户能顺利脱贫,东方证券不辞辛劳,一次又一次的穿梭在2700公里之间,同当地农民一同关注菇娘收获情况,一起分享这份距离“2700公里”的喜悦。

  • 在公司的爱心浇灌下,首批“东方菇娘”已养成,并通过本来生活销往全国各地,让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享受这份来自2700公里外的美丽果实。

视频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