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人在澳门

摄影 | 谢匡时 编辑|王卫 新浪图片出品

澳门回归20年来,不少内地人因工作和家庭的关系留在了澳门。他们活跃在航空、建筑、零售及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有的已经是行业翘楚,有的正成为中流砥柱,有的刚走上岗位。他们用自己的努力获得澳门身份,也为澳门的发展做出贡献。

内地人在澳门

                                            图|文 谢匡时

  澳门回归20年来,不少内地人因工作和家庭的关系留在了澳门。他们活跃在航空、建筑、零售及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有的已经是行业翘楚,有的正成为中流砥柱,有的刚走上岗位。他们用自己的努力获得澳门身份,也为澳门的发展做出贡献。

  1995年之前,澳门是没有机场的。为筹建机场,1995年,澳门从内地招聘了第一批13个航空专才,胡高宏便是其中一员。从基层空中交通管制员到运营部高级空中交通服务处经理,24年来,胡高宏见证了澳门机场从无到有的全过程。2000年4月,胡高宏通过技术移民拿到澳门身份证,2007年获得澳门永久居住证,成为了一名扎根澳门的内地人。

  想到要去澳门,胡高宏的脑海中蹦出了这样几个关键词:资本主义、葡萄牙殖民地、中西文化交流平台。1995年8月21日,胡高宏第一次踏上澳门的土地。他才发现,广州的一个区都比澳门大很多;这里的人也讲粤语。到澳门两个月后,胡高宏对道路还不太熟。有一次,从友谊大桥去关闸,想在路边搭顺风车,很快就有市民停车载他。上车后,他一直说“谢谢”,对方回答大家都是中国人,这让他感受到了澳门的善意和温暖。

  三年合同期满,其余12人因家庭或个人原因陆续返回内地,只有胡高宏留了下来。因为,他谈了澳门本地的女朋友,也爱上了澳门机场的工作环境,这里工作流程规划清楚,责权分明。还有就是工资高待遇好,1995年,胡高宏在广州的月工资是1500元,在澳门一个月能拿到15000元。另外,他自己也想为澳门空管体系的建立做点贡献,但是这意味着他要放弃内地的仕途升迁。来澳门之前,他已经在广州民航管理局工作了10年。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胡高宏已经是机场塔台值班主任了。他印象最深的是:回归前一天,从北京飞过来两架专机,一架坐着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一架坐着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落地之后,两架飞机在停机坪摆成V字形,非常壮观。“当时,我就在塔台指挥着飞机着陆。能见证这么重要的历史事件,真的非常自豪。”胡高宏回忆道。

  “1995年11月,第一架飞机起飞;2018年,吞吐客流量达到826万人次。2008年,内地和台湾实现两岸直航前,澳门机场一直是大陆飞往台湾航班的重要中转枢纽……”胡高宏对澳门机场的每一步发展都记忆犹新。在他的办公室,一直挂着这张照片:澳门机场建设前的原址。他指着照片说,当时机场“只有一块石头大小”,其余部分都是后来填海造地建起来的。现在的澳门国际机场,占地面积5.9万平方米,是全球第二个、中国第一个完全由填海造陆而建成的机场。

  最初,澳门机场的领导层基本都是葡萄牙人,内地员工大多担任技术岗位。而今,其人员构成已慢慢过渡到澳门本地人加内地引进人才为主,外籍人员的比重在逐渐降低。现在,55岁的胡高宏领导着两名经理和52名员工,一要保障飞行安全,二要提高飞行效率。他主要负责空运规划、管理和安全管理,每天都要在机场内看看空管运行状况,指引部门工作。

  澳门机场的工作语言是英语,这对英语不错的胡高宏来说并不是门槛。他娶了一位澳门太太后,还很快学会了粤语,这让他能更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胡高宏经常和朋友们聚在一起打麻将,品尝美食。作为美食之都,澳门汇聚了中西方美食,蛋挞、葡国菜等都很有名。用这位“新澳门人”的话来说:澳门虽小,但值得细细品味。

  要融入澳门,最快的方式就是——加入社团。澳门是一个社团社会,整座城市有几千个社团。工作之余,胡高宏参加了澳门航空文化交流协会、澳门空中交通管制员协会、澳门家国情怀历史学会、澳门湖南同乡会、澳门邵阳商会等众多社团。周末,他还喜欢和朋友们一起踢足球(前排中)。“生活在澳门,身份不重要。不管你是湖南人、福建人,还是澳门人,说到底都是中国人。” 谈到澳门的未来,胡高宏觉得会越来越好。如果一定要说点危机感,那就是,经济上太依赖赌场税收。

  何劲今年44岁,是澳门航空公司的一名系统工程师。他出身于飞行世家,父亲是一名飞行员。大学填报志愿时,何劲追随父亲的脚步,报考了中国民航工程大学的航空发动机专业。1997年,何劲大学毕业,正好碰上澳门机场向内地招收第二批飞行专才。何劲抱着出去看看的心态参加应聘,结果被成功选上。和他同一批的一共五个内地毕业生。

  初到澳门,何劲本以为自己一个应届毕业生,很难获得机会。出乎意料的是,这里的领导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年轻人。他们会给新人更多的实践机会,但老师傅对复检十分严格,这样既锻炼了新人,也不会出差错。当时,何劲是一名航空维修工程师,主要工作是航线维修、检查以及排故等。他记得自己第一次上岗就是夜班,需要进停机坪换发动机的液压泵。1998年,何劲(后排右一)和同年从内地毕业的同学一起接受了法国空客的教员培训,他们在模拟机机舱内留影留下了这张照片。

  航空维修师的夜班要从晚上工作到凌晨四五点,工作结束就能直接看日出了。过去20多年,何劲(右)一直在澳门航空工作,岗位也从航空维修师升级到系统工程师。现在,他的工作主要是负责维修方案的制定、可靠性方案的制定,以及飞机的日常航行安全控制等。2006年,何劲通过技术移民拿到了澳门永久居住证,并在这里收获了爱情和家庭。

  40岁之前,范平在内地发展,40岁之后,他留在了澳门。现在,58岁的他在澳门经营着一家超市,一家食品店。范平是湖南人,妻子是北京人。刚到澳门时,他特别喜欢这里的安静舒适。但妻子觉得澳门太小,有些不习惯,觉得还是北京好。如今,范平觉得澳门太热闹了,喜欢内地的宽广厚重,反倒是太太彻底爱上了这里的生活。

  大学读国际贸易的范平1985年毕业后,在湖南省外经委下面的外贸公司工作了7年。1992年,趁年轻,他和朋友去了深圳,开外贸公司。1994年,中国外贸业蓬勃发展,范平挣了钱,买了大哥大。此后,国家对外汇的管控力度加大,人民币贬值,外贸公司效益下滑,他就退了出来。1996年,他去了西藏做银行纪念币生意。由于常年高反,身体不适,2000年,他再次回到深圳,去了一家北京大型连锁超市的深圳分公司。这家公司决定2001年把超市开到澳门,把范平借调到澳门打理新业务。

  2000年底,范平第一次来到澳门。澳门给他的第一印象是:纸醉金迷,满街的俄罗斯美女,豪华的24小时不夜城。刚开始,他兴奋地睡不着觉,因为内地看不到这些。但去了赌场,他又觉得乌烟瘴气,毕竟他从小就对赌博不感兴趣。刚开始,范平也碰过了不少壁。比如打电话,只要你讲普通话,对方就问,“你会不会广东话”,如果你继续讲普通话,对方就直接挂电话。范平说,不是澳门人不友善,主要是他们不会普通话,没法对话。后来,他跟着一个本地朋友集中学了半年广东话,克服了语言关,做生意就顺多了。

  范平直言,他到澳门是被动的,刚开始还很犹豫。但考虑到公司在这里开展新业务,对自己是重用,就留了下来。在这个岗位上,范平和澳门100多家本地传统商铺建立了联系,基本熟悉了整个澳门的零售市场。范平说,澳门是一个生活消费十分便利的城市,现在超市已经饱和,竞争激烈。现在,范平经营着一家中小型社区生活超市及一家食品批发店。超市的面积200平米左右,雇佣了9个员工。店面月租8万澳门币(约合人民币6.96万元),扣除员工工资、水电等开销后,每个月的盈利相当有限。好在食品批发店生意好一些,他没想到从内地进的辣条、鸡腿等零食,在澳门会大受欢迎。

  2005年,范平通过购买房产和投资移民拿到了澳门身份。在澳门定居后,他的生活进入平稳期,养成了喝咖啡品红酒的习惯。对比自己在澳门和深圳的经历,范平觉得反倒是在深圳起步难一些。在澳门,公司和员工的管理都很简单。回头看澳门这些年的变化,范平说,最明显的是普通话越来越普及。另外就是建设速度很快,整个氹仔的高楼基本都是这几年建的,他家周围也盖了很多新小区,视野没以前好了。再就是人口密度大了很多,整体感觉澳门从安静变热闹了。

  蔡俊祥是福建泉州人,父母在外做生意,他很小就听说过澳门。那时候,澳门在他心中是一个很大很高端的超级城市。初中时,他跟随父母第一次来到澳门,到了才发现,澳门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大,但挺繁华。2005年,父母帮他在澳门买了一套房,并办理了投资移民。2011年,他考入澳门科技大学,2012年拿到了澳门永久居留证。毕业回内地工作一年后,又考上了澳门大学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他留在了澳门大学传讯中心,负责制作多媒体视频。

  本科毕业后,蔡俊祥在澳门一家娱乐公司做了一段时间摄影师。但他觉得澳门的影视行业不发达,学不到什么东西。为了在专业上继续深造,2017年蔡俊祥去了北京一个影视培训班进修。那时,他把行李都打包搬到了内地,准备留在内地。北京学习结束后,他回到福建,做了一名广告摄影师。他觉得,在影视行业,内地市场比澳门大太多,就业机会也多很多。

  2017年夏天,他没想到自己随意报考的澳门大学研究生,竟然被录取了。犹豫了一下,蔡俊祥又回到了澳门继续读书,他选择了社会学专业。读研期间,他一边做兼职一边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毕业后,他应聘上了学校宣传系统的岗位。蔡俊祥介绍,很多澳门同学会去赌场工作,因为工资高,但有时候要通宵工作。他的家人则告诫他,不要接触赌场,他自己也不感兴趣。“在澳门的福建人都会告诉自己的孩子,福建人不要去赌场。”蔡俊祥说。

  蔡俊祥感叹,澳门这些年最明显的变化是房价飙升。2005年,他家人买房时,才三千多一平。现在,几乎都是10万一平。另外就是游客变多,物价变贵。第三个是,受内地影响,城市智慧支付系统变发达了。对于自己的身份,他觉得一半是内地人,一半是澳门人。内地人会把他当澳门人,澳门人觉得他是新移民。但这些都不重要,他希望澳门多元化,现在的经济和生活太单一 。即便留在澳门,他也不会把自己局限在这里,整个大湾区的机会,他都愿意去尝试。

  2010年,吕湘所在的建筑装饰公司要开拓澳门市场,她从深圳被调派到澳门,继续做设计工作。吕湘称,当时有很多同事一起被调过来,但他们觉得澳门的生活无聊,就回去了。她留了下来,从24岁到33岁,近10年来,她一直呆在澳门。虽然重心在工作上,但吕湘觉得只要想玩,澳门还是很多地方可以打卡。

  在澳门,吕湘住公司宿舍。吃饭有食堂,做的都是湖南菜。很多时候,他们对澳门的归属感来自于公司的集体生活。在建筑装修行业,每周工作6天是常事。星期六下午,忙完工作,吕湘从公司宿舍收拾好东西出门。她打算先去商场逛一逛,买一些东西,再回到珠海的家。

  澳门的大部分消费都比大陆高,但化妆品除外。吕湘说,她的日常生活用品、衣服都在淘宝买,只有化妆品、香水之类的东西才会在澳门买。因为这里种类多,又免税,价格比内地便宜很多。

  由于公司承接的大部分项目都是赌场的建设和装饰,这些年,吕湘亲眼目睹了澳门一个个新赌场平地起高楼。氹仔这边,永利皇宫、美高梅、威尼斯人、银河,都是近几年建的。其中,永利皇宫的餐厅、美高梅的客房、银河的外廊圆顶,他们公司都参与了设计。穿梭在这些赌场,看着自己公司做的装饰设计,吕湘会感到自豪。但这些地方对她一个普通工薪族来说,太高端,消费太高,她又觉得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对赌博,她更是没有任何兴趣。刚来时,她老公在赌场输了些钱,她就不让老公再进赌场了。

  吕湘和她的同事一样,从没想过会在澳门工作这么多年。但慢慢的,大家都习惯了澳门的工作节奏。她觉得,这里空气好、环境好,人际关系也简单。

  2005年,澳门政府放开赌牌政策时,邓中元正在深圳发展。公司看到澳门博彩业的发展前景,中标了央企在澳门合作的一个项目,邓中元以组建项目部的形式代表公司承接了此项目,开始进入澳门发展。现在,43岁的邓中元成了澳门建筑装饰公司的总经理。

  赌牌的开放,直接刺激了澳门的经济迅速发展,也带动了建筑和装饰等相关产业。邓中元的公司,管理人员从不超过10人到现在的50多人,办公楼层从租用到自有,规模不断壮大。2014年到2019年,邓中元带着自己的团队承接了澳门银河二期的贵宾厅、宴会厅以及商业街项目,路易十三的宴会厅、餐厅以及总统套房,澳博四姨太家族的主题公园,澳博的“上葡京”大赌厅以及商业街,澳门离岛医院,以及大大小小的赌场翻新工程等项目,合同造价约8个亿。

欢迎联系我们

 

如果您有悄悄话想告诉我们,欢迎私信@看见微博;
如果您想看更多故事和摄影资讯,欢迎扫左边二维码
关注“新浪图片”微信公众号。

内地人在澳门

摄影:谢匡时 编辑|王卫     新浪图片出品 2020-01-14 17:16:00

1/35
  • 1995年之前,澳门是没有机场的。为筹建机场,澳门从内地招聘了第一批13个航空专才,胡高宏便是其中一员。从基层空中交通管制员到运营部高级空中交通服务处经理,24年来,胡高宏见证了澳门机场从无到有的全过程。2000年4月,胡高宏通过技术移民拿到澳门身份证,2007年获得澳门永久居住证,成为了一名扎根澳门的内地人。

  • 想到要去澳门,胡高宏的脑海中蹦出了这样几个关键词:资本主义、葡萄牙殖民地、中西文化交流平台。1995年8月21日,胡高宏第一次踏上澳门的土地。他才发现,广州的一个区都比澳门大很多;这里的人也讲粤语。到澳门两个月后,胡高宏对道路还不太熟。有一次,从友谊大桥去关闸,想在路边搭顺风车,很快就有市民停车载他。上车后,他一直说“谢谢”,对方回答大家都是中国人,这让他感受到了澳门的善意和温暖。

  • 三年合同期满,其余12人因家庭或个人原因陆续返回内地,只有胡高宏留了下来。因为,他谈了澳门本地的女朋友,也爱上了澳门机场的工作环境,这里工作流程规划清楚,责权分明。还有就是工资高待遇好,1995年,胡高宏在广州的月工资是1500元,在澳门一个月能拿到15000元。另外,他自己也想为澳门空管体系的建立做点贡献,但是这意味着他要放弃内地的仕途升迁。来澳门之前,他已经在广州民航管理局工作了10年。

  •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胡高宏已经是机场塔台值班主任了。他印象最深的是:回归前一天,从北京飞过来两架专机,一架坐着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一架坐着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落地之后,两架飞机在停机坪摆成V字形,非常壮观。“当时,我就在塔台指挥着飞机着陆。能见证这么重要的历史事件,真的非常自豪。”胡高宏回忆道。

  • “1995年11月,第一架飞机起飞;2018年,吞吐客流量达到826万人次。2008年,内地和台湾实现两岸直航前,澳门机场一直是大陆飞往台湾航班的重要中转枢纽……”胡高宏对澳门机场的每一步发展都记忆犹新。在他的办公室,一直挂着这张照片:澳门机场建设前的原址。他指着照片说,当时机场“只有一块石头大小”,其余部分都是后来填海造地建起来的。现在的澳门国际机场,占地面积5.9万平方米,是全球第二个、中国第一个完全由填海造陆而建成的机场。

  • 最初,澳门机场的领导层基本都是葡萄牙人,内地员工大多担任技术岗位。而今,其人员构成已慢慢过渡到澳门本地人加内地引进人才为主,外籍人员的比重在逐渐降低。现在,55岁的胡高宏管理着两名经理和52名员工,一要保障飞行安全,二要提高飞行效率。他主要负责空运规划、管理和安全管理,每天都要在机场内看看空管运行状况,指引部门工作。

  • 澳门机场的工作语言是英语,这对英语不错的胡高宏来说并不是门槛。他娶了一位澳门太太后,还很快学会了粤语,这让他能更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胡高宏(左二)经常和朋友们聚在一起打麻将,品尝美食。作为美食之都,澳门汇聚了中西方美食,蛋挞、葡国菜等都很有名。用这位“新澳门人”的话来说:澳门虽小,但值得细细品味。

  • 要融入澳门,最快的方式就是——加入社团。澳门是一个社团社会,整座城市有几千个社团。工作之余,胡高宏参加了澳门航空文化交流协会、澳门空中交通管制员协会、澳门家国情怀历史学会、澳门湖南同乡会、澳门邵阳商会等众多社团。周末,他还喜欢和朋友们一起踢足球(前排中)。“生活在澳门,身份不重要。不管你是湖南人、福建人,还是澳门人,说到底都是中国人。” 谈到澳门的未来,胡高宏觉得会越来越好。如果一定要说点危机感,那就是,经济上太依赖赌场税收。

  • 40岁之前,范平在内地发展,40岁之后,他留在了澳门。现在,58岁的他在澳门经营着一家超市,一家食品店。范平是湖南人,妻子是北京人。刚到澳门时,他特别喜欢这里的安静舒适。但妻子觉得澳门太小,有些不习惯,觉得还是北京好。如今,范平觉得澳门太热闹了,喜欢内地的宽广厚重,反倒是太太彻底爱上了这里的生活。

  • 范平大学读国际贸易专业,1985年毕业后,在湖南省外经委下面的外贸公司工作了7年。1992年,趁年轻,他和朋友去了深圳,开外贸公司。1994年,中国外贸业蓬勃发展,范平挣了钱,买了大哥大。此后,国家对外汇的管控力度加大,人民币贬值,外贸公司效益下滑,他就退了出来。1996年,他去了西藏做银行纪念币生意。由于常年高反,身体不适,2000年,他再次回到深圳,去了一家北京大型连锁超市的深圳分公司。这家公司决定2001年把超市开到澳门,把范平借调到澳门打理新业务。

  • 2000年底,范平第一次来到澳门。澳门给他的第一印象是:纸醉金迷,满街的俄罗斯美女,豪华的24小时不夜城。刚开始,他兴奋地睡不着觉,因为内地看不到这些。但去了赌场,他又觉得乌烟瘴气,毕竟他从小就对赌博不感兴趣。刚开始,范平也碰过了不少壁。比如打电话,只要你讲普通话,对方就问,“你会不会广东话”,如果你继续讲普通话,对方就直接挂电话。范平说,不是澳门人不友善,主要是他们不会普通话,没法对话。后来,他跟着一个本地朋友集中学了半年广东话,克服了语言关,做生意就顺多了。

  • 范平直言,他到澳门是被动的,刚开始还很犹豫。但考虑到公司在这里开展新业务,对自己是重用,就留了下来。在这个岗位上,范平和澳门100多家本地传统商铺建立了联系,基本熟悉了整个澳门的零售市场。现在,范平经营着一家中小型社区生活超市及一家食品批发店。超市的面积200平米左右,雇了9个员工。店面月租8万澳门币(约合人民币6.96万元),扣除员工工资、水电等开销后,每个月的盈利相当有限。好在食品批发店生意好一些,他没想到从内地进的辣条、鸡腿等零食,在澳门会大受欢迎。

  • 2005年,范平通过购买房产和投资移民拿到了澳门身份。在澳门定居后,他的生活进入平稳期,养成了喝咖啡品红酒的习惯。对比自己在澳门和深圳的经历,范平觉得反倒是在深圳起步难一些。在澳门,公司和员工的管理都很简单。回头看澳门这些年的变化,范平说,最明显的是普通话越来越普及。另外就是建设速度很快,整个氹仔的高楼基本都是这几年建的,他家周围也盖了很多新小区,视野没以前好了。再就是人口密度大了很多,整体感觉澳门从安静变热闹了。

  • 蔡俊祥是福建泉州人,父母在外做生意,他很小就听说过澳门。那时候,澳门在他心中是一个很大很高端的超级城市。初中时,他跟随父母第一次来澳门,到了才发现,澳门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大,但挺繁华。2005年,父母帮他在澳门买了一套房,并办理了投资移民。2011年,他考入澳门科技大学,2012年拿到了澳门永久居留证。毕业回内地工作一年后,又考上了澳门大学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他留在了澳门大学传讯中心,负责制作多媒体视频。

  • 本科毕业后,蔡俊祥在澳门一家娱乐公司做了一段时间摄影师。但他觉得澳门的影视行业不发达,学不到什么东西。为了在专业上继续深造,2017年蔡俊祥去了北京一个影视培训班进修。那时,他把行李都打包搬到了内地,准备留在内地。北京学习结束后,他回到福建,做了一名广告摄影师。他觉得,在影视行业,内地市场比澳门大太多,就业机会也多很多。

  • 2017年夏天,他没想到自己随意报考的澳门大学研究生,竟然被录取了。犹豫了一下,蔡俊祥又回到了澳门继续读书,他选择了社会学专业。读研期间,他一边做兼职一边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毕业后,他应聘上了学校宣传系统的岗位。蔡俊祥介绍,很多澳门同学会去赌场工作,因为工资高,但有时候要通宵工作。他的家人则告诫他,不要接触赌场,他自己也不感兴趣。“在澳门的福建人都会告诉自己的孩子,福建人不要去赌场。”蔡俊祥说。

  • 蔡俊祥感叹,澳门这些年最明显的变化是房价飙升。2005年,他家人买房时,才三千多一平。现在,几乎都是10万一平。另外就是游客变多,物价变贵。第三个是,受内地影响,城市智慧支付系统变发达了。对于自己的身份,他觉得一半是内地人,一半是澳门人。内地人会把他当澳门人,澳门人觉得他是新移民。但这些都不重要,他希望澳门多元化,现在的经济和生活太单一 。即便留在澳门,他也不会把自己局限在这里,整个大湾区的机会,他都愿意去尝试。

  • 2010年,吕湘所在的建筑装饰公司要开拓澳门市场,她从深圳被调派到澳门,继续做设计工作。吕湘称,当时有很多同事一起被调过来,但他们觉得澳门的生活无聊,就回去了。她留了下来,从24岁到33岁,近10年来,她一直呆在澳门。虽然重心在工作上,但吕湘觉得只要想玩,澳门还是很多地方可以打卡。

  • 在澳门,吕湘住公司宿舍。吃饭有食堂,做的都是湖南菜。很多时候,他们对澳门的归属感来自于公司的集体生活。在建筑装修行业,每周工作6天是常事。星期六下午,忙完工作,吕湘从公司宿舍收拾好东西出门。她打算先去商场逛一逛,买一些东西,再回到珠海的家。

  • 澳门的大部分消费都比大陆高,但化妆品除外。吕湘说,她的日常生活用品、衣服都在淘宝买,只有化妆品、香水之类的东西才会在澳门买。因为这里种类多,又免税,价格比内地便宜很多。

  • 由于公司承接的大部分项目都是赌场的建设和装饰,这些年,吕湘亲眼目睹了澳门一个个新赌场平地起高楼。氹仔这边,永利皇宫、美高梅、威尼斯人、银河,都是近几年建的。其中,永利皇宫的餐厅、美高梅的客房、银河的外廊圆顶,他们公司都参与了设计。穿梭在这些赌场,看着自己公司做的装饰设计,吕湘会感到自豪。但这些地方对她一个普通工薪族来说,太高端,消费太高,她又觉得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对赌博,她更是没有任何兴趣。刚来时,她老公在赌场输了些钱,她就不让老公再进赌场了。

  • 吕湘和她的同事一样,从没想过会在澳门工作这么多年。但慢慢的,大家都习惯了澳门的工作节奏。她觉得,这里空气好、环境好,人际关系也简单。

  • 2005年,澳门政府放开赌牌政策时,邓中元正在深圳发展。公司看到澳门博彩业的发展前景,中标了央企在澳门合作的一个项目,邓中元以组建项目部的形式代表公司承接了此项目,开始进入澳门发展。现在,43岁的他成了澳门分公司的总经理。邓中元大部分时间都在澳门,他觉得这里有更多的商机,希望自己能留下来。但现在不管是技术移民还是投资移民的要求都越来越高,他前几年错过了机遇,目前还在努力争取澳门身份证。

  • 赌牌的开放,直接刺激了澳门的经济迅速发展,也带动了建筑和装饰等相关产业。邓中元的公司,管理人员从不超过10人到现在的50多人,办公楼层从租用到自有,规模不断壮大。2014年到2019年,邓中元带着自己的团队承接了澳门银河二期的贵宾厅、宴会厅以及商业街,梁安琪家族的主题公园,澳博的“上葡京”大赌厅,澳门离岛医院等项目,合同造价约8个亿。

  • 第一次来澳门时,满街的葡式建筑风格,让邓中元感觉像是欧洲的某个小镇。那时候澳门还比较封闭,与内地的沟通非常少,几乎80%的本地人都不会讲普通话,甚至有一大部分人连听都听不懂。邓中元说:“基本上是我讲普通话,他们讲粤语。有时候甚至靠猜和手势来沟通。”现在,80%的澳门人都会讲普通话,很少遇到有人听不懂普通话的囧况了。澳门本地人以前只看香港翡翠台,现在熟知内地的各大卫视的知名节目,过年也看央视春晚。

  • 作为一个在澳门做生意的内地人,邓中元感觉最大的困难是:港澳人与内地人以及外籍工作人员在文化、教育及竞争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公司在管理上的困难。比如,港澳人与内地人同工不同酬,港澳人与内地人不同的工作方式等。港澳人通常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制度和规矩第一;而内地人在工作中如果遇到困难往往会破釜沉舟,想尽一切办法达到目标,效率第一。“所以对于我这样的内地老板,要管理好香港人、澳门人,内地人以及来自东南亚各国的员工,建立多元化的企业文化还有进步的空间。”邓中元正在摸索经验。

  • 澳门回归以来,填了很多海。邓中元介绍,以前的南湾湖上,填海建起了如今的新八百伴和文华东方酒店,澳门电视塔那一片以前也是海。填海让澳门新增了许多地标建筑,比如“东方拱门”,金莲花广场,澳门博物馆等等,近几年现代化建筑层出不穷。这尊观音像既有中国传统佛教文化的影子,又有欧洲雕塑的风格,自1999年便矗立在澳门新口岸填海区,承载着人们的信仰,也见证着澳门的建设过程。

视频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