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中村

摄影 | 张志友 编辑 | 秦翼 新浪图片出品

【“摄氏2014”年度纪实作品】广州共有304条城中村,居住人口近600万,外来人口约500万,村域面积共716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新加坡。一座城的过去与未来在这个时空里交错。

广州城中村

  1、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拍摄这组作品的?

  张志友:四年前当我去一个城中村转悠时,发现村里一片混乱,于是萌发了记录城中村的想法。参赛的这组作品的拍摄还不到一年,主要集中在广州冼村。经过多次拍摄后我发现要完整地记录一个城中村的变化需要十年之上的时间,甚至更长。

  2、在拍摄时你会与你的拍摄对象沟通吗?

  张志友:我喜欢快拍,不是所有对象都去沟通,我会选择性地与采访对象聊天,也会选择个别家庭记录他们?的生活及工作状况。

  3、城中村是一个比较宏观的主题,你在拍摄时会特别关注哪些方面?

  张志友:首先我比较关注生活在城中村的人的幸福指数,我会通过刻画人物的面部表情去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再者我很注重画面质量。我认为影像内容和形式同样重要。

  4、拍摄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经历?

  张志友:有一次我进入深巷时,有五六个站街女在远处看见了我,就迅速溜走。我刚按下快门,身后就过来三个彪汉问我在拍什么,我急中生智回答:“我老乡住这,举机看下而己”,这三个人才作罢。所以我觉得对摄影师而言学会保护自己是很重要的。

  5、你想通过这组作品表达什么?

  张志友:我想用黑白影调、接近正方形的画面来表现凝重感。这组作品第一张和最后一张我用全景的方式交待城中村所处的地理环境,使得整组照片看起来前后呼应。

  “城中村”是一个时代的缩影。类似这样的城中村在广州就有70多个,而这些村里的人现在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我希望用影像记录下来。

  6、你在拍摄城中村前对那里的认识和你拍摄后的认识有变化吗,改变在哪里?

  张志友:思想的变化很大。在拍之前对城中村的印象就是脏乱差,很多流动人口聚集在一起的地方。后来通过慢慢的深入这里,走进这里的生活,思考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甚至到农村的很多土地无人耕种,儿童留守等延伸问题我也会考虑。城中村是一个时代快速发展的的缩影。有多少人为城市的建设挥洒着汗水,但却在这个城市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城中村是一个可以无限展开的话题。

  7、你认为一个摄影师的个人风格重要吗,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志友: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影像也一样,我比较注重拍摄技巧,如构图、影调、画质等等。不论什么风格,能?完美地表达主题,能与大众达成共识才是重要的。

  8、你认为摄影师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哪些地方?

  张志友:摄影师要去关注社会热点,更要留意观察身边的人与事。都市在向四郊扩张,带来城市人口、交通、环保一系列的压力;还有山村留守老小、农民工等,都值得去关注。

  如果一个摄影师拍摄的照片,既能成为历史资料,又能打动人甚至促使其改变,那么他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9、你是怎么开始摄影生涯的?

  张志友:年少时,有一天亲戚从部队带回大三角架外拍机,盖着红布拍外景,晚上又在黑房间里洗印,我觉得好神奇,于是用四个月工资购回第一部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从此与摄影结缘。三年前我开始全身心投入摄影。目前摄影已进入我的骨髄,常常因为拍摄都忘记了吃饭。

  10、对未来有什么计划吗?

  张志友:拍城中村是十年计划,不仅拍珠三角,还要去拍长三角。再继续拍环保、农民工、留守、民俗等题材。另外我会继续关注与环保、农村问题相关的题材。

编辑:三人禾羽

欢迎联系我们

 

如果您有悄悄话想告诉我们,欢迎私信@看见微博;
如果您也有故事想通过摄影的方式来讲述,欢迎来稿。
邮箱:sinaphoto@vip.sina.com

 

 

 

 

 

 

 

 

广州城中村

摄影:张志友 编辑 | 秦翼     新浪图片出品 2015-04-29 19:20:18

1/35
  • 石板大街、艇仔粥、龙舟契仔和契爷……广州建城两千多年,藏身于荔枝湾畔的泮塘村,可追溯历史超过九百年,是广州最古老的城中村之一。大家耳熟能详的西关文化,传统、自然、现代,浓缩在这小小村落中。如今,村内只剩下老人和游客,走进这里,仿佛走进了六十年代。

  • 2007年10月15日,猎德村拆迁完毕,有九百年历史的猎德村从此成为历史。2008年1月15日,作为广州首个整体改造的城中村,猎德城中村改造工程正式动工。三年后,6000多猎德村民迁入新居,但部分地区的土地问题还在延续。2014年6月2日,猎德村居民拉起了条幅。

  • 大岗村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白云湖畔,居民的收入来源主要靠出租土地和出租厂房。大岗村距离广州市区10多公里,城市边界已然拓宽到这里。2013年5月28日,大岗村的一片拆迁工地上尘土飞扬。

  • 2014年6月22日,大岗村一名外来务工者骑着摩托横穿马路,被一辆小车撞倒,司机下车查看,后悔不已。

  • 位于白云湖畔的红星村,地理位置优越,地铁建成后,这里被规划为广州市新的发展重点区域,因此,这里也成了小产权房的“重灾区”。走进红星村,只见“握手”楼林立,有电梯、铁门、门岗,犹如一个完善的小区。2013年12月11日,工业路上的一处水闸曝开,水柱喷射得有三层楼高。

  • 江夏村位于广州地跌2号线江夏站附近,这里住着十多万流动人口。满墙的小广告中最常见的就是租房广告,其中很多是给人用作开小作坊的。

  • 在江夏村另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的,是每栋楼前密不透风的“蜘蛛网线”。到了用电高峰的季节,每天停电就达200多次。这里有地铁,租金又便宜,许多年轻的白领月薪不高,只能居住在这里。

  • 简大堡在江夏村的村祠堂前健身,他原本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后来辞职,在江夏村隐居7年,钻研养生之道。

  • 石牌村是广州最大也是历史最长的城中村。石牌村位于繁华的天河区,与华南师范大学和暨南大学相邻。原来,这里的主要居民都是本地农民。如今,石牌村进行了改造,但因周边商业发达,这里仍然是一个人口极度密集的城中村。

  • 英雄古村三元里有多张脸孔,它曾见证抗英历史,也曾因为黄毒乱象成为治安黑点。三元里抗英纪念馆受城市建设扩张的挤压,它现在只能“蜗居”于高架桥下的城中村角落。三元里城中村改造喊了十几年,几乎每过两年都会有新动作,但各种矛盾纠葛让三元里村原封未动。

  • 张村有个很大菜市场, 周边有很多小商贩。“城管与小贩”的话题一度引起社会热议。

  • 2013年9月10日中午12时许的广州市鹅掌坦爆炸案,造成8死36伤。事故导致156间商户、38家住户受损。由于增宝仓属于“飞地”,涉及白云、荔湾两区,还有业主方西郊村增埗经济合作社,因此,赔偿经费未能明确负责单位,部分赔偿款先由同德街垫付。

  • 冼村半拆的危楼中,还亮着灯,有人在这里卖烟丝。作为广州市重点旧改项目的冼村,自2011年工程全面启动以来,一直在旧改路上缓慢前行。四年过去了,许多冼村老人就这样在期盼中离开了,又有多少老人在哀叹着,等不到回迁呢?

  • 首批冼村签约村民“三年半”回迁期已过,原定三年旧改完成的冼村,现在估计至少需要九年的时间。村民们的信心和耐心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被消耗。2014年8月24日,一户在此居住了大半辈子的冼村村民准备搬离这块生育他的土地。

  • 住在冼村半拆危房里的,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也有些本村留守的村民。到傍晚,冼村的废墟上就成了他们的聚集地,他们在这里发呆或给家人打打电话。

  • 与他们的父辈不一样,到了晚上,冼村中的二代外来务工者聚集在一个小摊前,查找着他们需要下载的歌曲。

  • 2014年9月8日,住在冼村里的外来务工者老王晚上出来纳凉。他买了二片哈蜜瓜,啃得津津有味,恨不得连瓜皮都啃掉。

  • 傍晚时分,冼村错综复杂的后巷里散落着“站街女”,她们等待着“生意”。

  • 广州的夏季,是一个多雨的时节。地处CBD商务圈的城中村—冼村,较之周围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属于低洼之地,每当雨天来临,雨水就往低处流,加上排洪体系年久陈旧,冼村内涝严重。中秋前夜,一名湖南籍工人在水潭边钓鱼,他知道这里无鱼,只为心境。他说,他非常想念年迈的老母。

视频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