岜沙纪:1989-2014

摄影 | 旷惠民 编辑 | 秦翼 新浪图片出品

【“摄氏2014”年度纪实作品】岁月流失,时光改变一切,岜沙这块苗族文化的活化石也不列外。摄影师历经25年,40多次深入山寨,记录了岜沙苗人从挽起发髻到穿上时装的过程。

岜沙纪:1989-2014

图/文 旷惠民

  从1989年至2014年,我40多次走进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寨,用相机与文字记录着苗寨千古遗风,以及从贫穷、闭塞的山寨逐渐发展成火热旅游景区的点点滴滴。这批影像和文史资料记录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取得的成果,是贵州山区村寨变迁的视觉史料。

  1989年10月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寨。岜沙村寨位于九万大山支脉月亮山腹地、都柳江边,距县城7.5公里。村寨土地面积18平方公里,由老寨、宰革寨、王家寨、大榕坡新寨和宰庄寨5个自然村寨组成,分布在老321国道公路两旁、地处海拔550米的山上。村寨共有400余户人家、2000多人。岜沙苗寨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保留了很多古老的生活习俗。岜沙人一直坚守着自己民族特有的文化和生活习俗。

  秋末,岜沙山坡上挂满了金色的糯禾,林间小路上经常可以看见成群结队肩担糯穗的村民。他们身穿黑色土布上衣、宽大的直筒裤,头部四周剃光了,顶部挽着发髻。那时村里保留了10多个糯禾品种,在村外山坡上每户都有专门用于晾晒糯禾的木架。每当有红白喜事或逢年过节,都要吃糯米饭、喝糯米酒。谈婚论嫁时,男方会挑上糯米和糯米酒到女方家求亲,而女方的嫁妆也以糯米及制品为主。糯禾是岜沙人浪漫爱情和生儿育女的见证。

  秋收过后,女人们在梯田坡地上搭灶烧水,印染土布。染好的布匹层层叠叠放在青石板上用木锤反复捶打,让蛋青、染料相互渗透到麻布中。这种古老工艺制成的服装质地细密,经久耐磨,防水性好。从岜沙男女头饰、服饰的绣花图案中能寻找出很多苗族历史发展的痕迹和故事。

  1992年2月

  我第二次踏上了去贵州凯里的列车。西去的火车上人满为患,外出打工的人正赶着春节回家团聚,车厢里到处是旅客,我的第二次岜沙之行就是在这样的拥挤躁动中开始的。

  春节的苗岭山寨没有内地拥挤和喧闹,一切是那么宁静。人们每天早起晚归,忙于生计和农活。男人们上山砍柴,女人们在家里织布,孩子们聚在公路上玩着小木车。一位叫滚想元的年轻人私下拉着我说:“能带我一起出去打工闯世界吗?”我问他,村上有人外出打工吗?他说:“只有两个人在县城工地上给人家守材料。”我又问:“你有没有专长?”他摇了摇头。我诚恳的告诉他,没有文化和技术在外面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他失望的走开了。此时,我感觉到岜沙年轻人的思想正在发生变化。

  岜沙苗寨滚拉旺支书在北京当过兵,六年的部队生活锻炼了他。他是岜沙见过大世面的人。老滚说:“这里条件艰苦,生活来源主要靠水田和大山。村里有一所小学,孩子们不喜欢读书,每到开学要到各家各户做工作,即使不收学费也有一些孩子不去上学。”那时,从江县还没有上规模的工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而岜沙人经济收入主要靠上山砍柴和出售自产的农产品。

  1996年4月

  我在岜沙村外的梯田边认识了27岁的滚拉道,他是岜沙最早出去打工的人。1990年,他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妻子在体检时告之又有身孕,仅仅靠二亩多田地和砍柴收入,他们很难维持生活。一个大雾的清晨,他揣着家中仅有的40元钱,带上两件衣物走下了大山。

  在从江县城正好有一位老板招人去山区种树,老板看他憨厚结实,就带他去了湖南。滚拉道一切从头学起:学说当地话,学种树、嫁接,两个月他就成了一个合格的园林工。他还利用休息时间在一所小学当清洁工。早晨5点到学校打扫卫生烧开水,夜里9点收集学生丢弃的废品。辛苦工作10个月以后,他向老板请假带着打工赚的钱回到了家乡。在农历11月的芦笙节上,他家的三个孩子穿上了新衣和胶鞋,在村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1991年春节过后他又去了湖南,并带上了17岁的弟弟。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岜沙中年男人中已经有一批人走出大山,开始寻找新的生活。

  2001年5月

  由于媒体广泛报道,来村里采风、参观的人多了起来,外来的文化给这里的村民生活带来了明显变化。村里已经可以看见一些年轻男子不再留“户棍”式的鬏髻发型。他们抽着盒装过滤嘴烟卷,脚穿解放鞋。公路边的木房已经开成了小商店,店里的黑白电视正放着《西游记》,成群的孩子跟着节拍唱着《敢问路在何方》。女人们的装束变化更大。白色化纤内衣已经取代了黑色土布内衣,胶鞋替代了赤脚,塑料的水桶、脸盆替代了沉重的木制品。部分家庭购买了12寸黑白电视机和缝纫机。每当外地人拍照,村里人都会笑着说:“把响”、“开钱”,向你要着小费。

  村口公路边的小学比前些年扩大了很多。有游客与贫困家庭的孩子结对助学。孩子们的穿着打扮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也开始说普通话与你交谈,偶尔还有调皮的孩子用英语向你打招呼。岜沙小学的刘成林老师说,原来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吃了没有文化的亏,返乡后迫切要求来小学补习文化,学校开设了文化夜校,参加人数最多时有200多人,现在农忙季节还有30多人来补课。直到2002年,岜沙有了第一批初中生;2005年有7人考入县高中班;2008年岜沙修建了希望小学,面积达2000平方米,如今在校生280多人,教师12名,成了从江县最好的村办小学。2009年岜沙终于考出了第一位本科生。

  2004年10月

  清晨7点,村口就有游客开始购票入村。寨头空地上停满了外地来的车辆,五颜六色的帐篷散落在村头草地。每人20元的门票、30元的中餐、40元一晚的住宿消费生意还挺红火。以前的土路铺成了水泥马路,各种旅馆商店一字摆开在马路两旁。高大的牛头与火枪造型的寨门高高耸立,详细的中英文游览指示图让岜沙村寨一览无余。寨子里组织了芦笙长枪表演队,枪和芦笙成了最吸引人的道具。表演队每天来回穿梭于寨门与芦笙堂之间。

  1999年岜沙开始了旅游开发,2002年被贵州省列为重点开发建设村寨,2004年又被贵州省评为原生态重要旅游景区。自从被媒体宣传成“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十大单身旅游最佳地”以后,表演队也跟着红火了起来,在旅游旺季每天要演出7、8场。登上一家“枪手部落”旅店的二楼,我看见了岜沙很多变化。以前公路边低矮破旧的老木房已被拆除,修建成了开阔的迎宾广场。很多家庭房顶上都安装了电视接收锅,很多水泥电线杆耸立在丛林木屋之中,自来水已经接到每家每户,山间小路铺成了平坦的青石板路……

  2004年”十一”黄金周,村里接待游客2700多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0%;过夜游客有200余人次,还有不少旅行者自带帐篷在岜沙安营扎帐,“十一”间门票收入达3万8千多元。在强大的外力助推下,岜沙正面临了一场骤变。自然进程中要数百年才能完成的变迁,现在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了现实。岜沙不再是一个被大山隔绝的贫穷落后的苗寨了。

  2007年2月

  岜沙村里的会计吴志斌给我发来短信,说今年春节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要返乡,有几位在春节期间将要举办婚礼。岜沙苗寨有滚、易、贾、王、吴等12个姓氏。岜沙人的婚俗特点是男女自主恋爱,婚嫁自由。

  初五,我参加了滚往想的婚礼。滚往想在外打工5年,新娘王努元是王家寨人,已满20岁。他们是在坡上’守垴’(春节期间男女青年在芦笙堂边篝火聚会)认识的,已来往三年。晚上我去了他家,房里喝酒的吆喝声一浪高过一浪,岜沙人的婚礼就在这样渐渐拉开序幕。第二天天未亮,滚家接亲的队伍出发了。被接到的新娘身着苗族新装、脚穿草鞋走在队伍,滚家兄长背着女方给的糯米饭、腌鱼、猪肉走在前头。到滚家后,新娘从门口的火塘上跨过走进家门。寨老口念用苗、侗、汉语组成的咒语保佑新人入屋吉祥,人兴财旺。随后吃下早已准备好的鸭蛋、小萝卜、小腌鱼等,亲属们才开始喝酒吃早饭。滚家门口高挂着一小把青青的“八莽草”,它是用来告之主家有喜,异姓勿入。婚礼当天家族里所有的男人都要来喝酒,但新郎必须到山下去喂牛放羊,到晚上才能回家。我在婚礼中看见了岜沙人含蓄丰富的情感世界。

  结束了岜沙之行,在从江县汽车站,我遇见了岜沙一户吴姓人家正在送回家探亲的女儿、女婿返回浙江温州。这一年岜沙有三个女孩在外地打工并结婚成家。

  2014年12月

  农历11月19日是岜沙的芦笙节,也是岜沙人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天没亮,小商贩就聚集在公路上。平静的山村变成了热闹的集市,到处是卖玩具、食品、服装的商贩。男人们聚在家里喝酒聊天,女人们默默的忙着家务。

  下午二点,庆祝活动正式开始。身穿苗族盛装的男人们肩抗猎枪、手拿芦笙聚集在迎宾广场。每个寨子都有一支由芦笙王带领的队伍,参加芦笙演奏的队伍共有五支160多人。以前在芦笙节里女人们永远是观众,她们背着新出生的孩子跟在队伍的后面,或与母亲一起远远地眺望着自己心中的如意郎君。整个下午祭祀活动只能让男人参与。2014年是岜沙人思想观念发生重大转变的一年。在古老的芦笙节活动中男人们终于邀请了参加过旅游表演活动的女孩子们在芦笙堂与男同胞一起喜迎苗族节日到来跳上一曲欢快的芦笙舞,共同祝愿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岁月流逝,时光改变了一切,岜沙这片苗族文化的活化石和乐土也不例外。随着旅游业的开展,近十年来岜沙新建二百多栋宽敞明亮的新居,每年村里会有一些新商店、旅馆客栈开业。2010年至今,人们自发集资50万元,修建了8条通往各寨梯田的简易公路。截止到2014年12月,全村累计新增340多台三轮摩托车用于农耕生产和家庭运输。村里人均年收入不断增加,教育、医疗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更多的青年人走南闯北外出打工。2014年国庆长假岜沙景区接待游客突破六万人次,较2013年国庆黄金周增加了百分之三十。

  岜沙在变化,岜沙人的观念也在变,愿在变迁中的岜沙人能保留更多苗族文化的精髓!

编辑:三人禾羽

欢迎联系我们

 

如果您有悄悄话想告诉我们,欢迎私信@看见微博;
如果您也有故事想通过摄影的方式来讲述,欢迎来稿。
邮箱:sinaphoto@vip.sina.com

 

 

 

 

 

 

 

 

岜沙纪:1989-2014

摄影:旷惠民 编辑 | 秦翼     新浪图片出品 2015-05-06 10:12:57

1/35
  • 春雨过后,岜沙村寨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古老的吊脚楼斜倚在山坡上,蝉鸣鸟叫,世外桃源般的宁静。岜沙苗寨位于贵州省从江县都柳江边,距县城7.5公里。岜沙占地18平方公里,由宰庄、老寨、宰戈寨、王家寨、大榕坡新寨组成,分布在老321国道两旁。

  • 1989年的金秋十月,岜沙的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糯谷清香。每当太阳从云雾中缓缓升起,岜沙人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岜沙的历史可以延续到数百年以前,至今,岜沙人还保留了很多古老的生活习俗。

  • 古老的农耕文化世代相传,影响了岜沙人的日常生活。糯米,是岜沙人的主要食品,它营养丰富,比较耐饿,适合山区中的劳动生活。同时,糯禾也经常用于岜沙古老的祭祀活动。

  • 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是岜沙芦笙节,岜沙的男人们身穿盛装,用古老的仪式祭祖祈福。大榕坡新寨芦笙王带队在祖母石前,用低沉、浑厚的芦笙曲述说着岜沙古老的故事。90年代,女人们在芦笙节里永远是观众,她们背着新出生的孩子与母亲一起远远地眺望着自己心中的如意郎君。

  • 芦笙节中,岜沙人穿起了传统服饰。他们服装、头饰上的特殊符号记载了艰辛的族源史、战争史、迁徙史。她们穿的土布,是女人们在梯田间搭灶烧水印染的。她们将染好的布匹层层叠叠放在青石板上用木锤反复捶打,让蛋青、染料相互渗透到麻布中。这种布料质地细密,经久耐磨,防水性好。

  • 宰庄是岜沙苗寨发源地,保留了很多百年以上的老木屋。2007年9月,一场突发大火让整个村寨化为灰烬。同年12月,没有传统苗服的村民围在户外火旁烤火,他们不愿意去参加芦笙节活动。

  • 90年代起,一批岜沙中年男人走出大山,他们带回来的文化慢慢影响了村落。村里的一些年轻男子不再留“户棍”式的发型,他们抽着带过滤嘴的烟卷,脚穿解放鞋。被外界熟知也给岜沙带来了方便,2008年2月,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岜沙宰庄人开始重新修建家园。

  • 在90年代,岜沙人修建一栋木楼要先饲养3、4头牛,出售后到从江县城购回建筑材料,在农闲时,请同族兄弟帮忙搭起房架,然后再用3、4年时间慢慢建好。2008年以后,渐渐富裕起来的岜沙人开始大量拆除旧房,重新修建高大的木楼。

  • 岜沙被列为贵州省重点开发的人文旅游景区后,各级政府先后投资上千万元新建了水泥公路,将生活用水引入农户,改建了供电网落,新建了希望小学。很多家庭重新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岜沙人家的楼房框架和主梁都是用粗大杉木拼接组合而成,修建一栋新房需要上百棵大树。

  • 60年代,岜沙寨的老人们怕破坏了风水,拒绝321国道通过村寨。2009年2月至今,岜沙人前后自发集资50万元,他们租来大型工程机械,修了8条通往山间梯田的简易公路。

  • 2013年12月,岜沙村民累计购买了340多台三轮摩托车,它已成为了人们交通运输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三轮摩托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岜沙原来依靠肩担手提的原始劳作方式。

  • 2004年,国家投资600万元扩建了从县城到岜沙村的水泥公路。每到节假日,这里车水马龙,游客如潮。如今,岜沙也有10多户人家购买了汽车,跑起了运输。

  • 被媒体宣传成“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后,岜沙村里组建了表演队。据统计,2007年春节共接待游客1600多人,最多一天表演节目6场。到2014年国庆长假,岜沙景区接待游客突破6万人次。现在,岜沙村里有4支表演队,很多女孩子也开始参加芦笙舞表演。

  • 1994年10月,王家寨的男人们在休息时用小刀具互相剃头。这在当时是岜沙最普通常见的生活场面。岜沙旅游开发以后,男人们开始用大镰刀表演剃头。一些传统的生活习俗被编入到旅游表演节目中。

  • 1994年11月,吴叶格还没有上小学,也听不懂普通话。给她拍照时,她用惊奇的目光看着相机。2004年10月,吴叶格从海南打工回来,她是岜沙村第一位脱去苗族传统服装,穿上现代服装的女子。回家后,吴叶格主动报名参加了文化补习班学习。

  • 1992年11月,30岁的吴格丢身材高大魁梧,他已是4个孩子的父亲,家里一年收入不到300元。2014年底,吴格丢的女儿吴叶格带着6岁的孙女龚奥悦回到岜沙老家看望父母。2007年,女儿吴叶格在广东打工时与湖北籍男友结婚定居湖北襄阳。吴格丢穿起了西装,可是他说自己变老了。

  • 1996年9月,王家寨的王金响(左前一)和王你早(右前一)在岜沙小学上二年级。每当寨子里有聚餐活动,他们就会围在铁锅旁等待分发食品。2007年2月,王金响(左二)和王你早已是21岁的小伙子,他们先后外出在多地过工。如今,岜沙人家安装了电视天锅,收看电视节目。

  • 1989年10月,岜沙汉子吴老里从苗岭步行8公里,到从江县集贸市场出售柴火。他身穿黑色土布衣服,宽大的直筒裤,犹如从远古而来,英俊神武。2009年,吴老里开始外出打工,多年繁重的体力劳动给他留下了伤痕。2013年4月,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岜沙重新在梯田里播种糯禾。

  • 1992年2月,滚道响的父亲请师傅给他做了年满16岁的“成人仪式”。长老用剃刀将他的头顶周围头发剃掉,留下顶部一小撮。1999年8月,经常出去打工的滚道响再没留过“户棍”式发型。2013年10月,滚道响第二个儿子已经满月。如今他在从江县城的工地上运送建筑材料。

  • 1994年2月,滚拉水(中)每天都会带着滚家小弟兄们在村子里玩耍。那时,岜沙很少有人上过初中。2002年春节,在外打工的滚拉水(中)回家结婚后就没再外出。他说:“没文化技术,在外只能干些体力活。”2006年9月,滚家小弟中有三人在县里读高中。

  • 如今,岜沙有500多人有过在南方城市打工生活的经历。每到春节,在村口可以看见身穿时尚服饰的青年人聚会喝酒。他们讲述着自己在城市里打工生活的故事,并希望春节过后,早日回到城市开始新的生活。

  • 历史上,苗族用千年时间完成了生存地的迁徒,最终,他们选择了远离平原的西部山区,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生存,自给自足,封闭也让苗族很多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得以保留。随着旅游业的开展,近10年,岜沙新建200多栋宽敞明亮的新居,每年村里会有一些新商店、旅馆客栈开业。

  • 1989年,岜沙全村共300户1990多人、小学就读60多人。如今,增加到474户2244人,小学就读248人,人均年收入突破5千。当地的教育、医疗水平也提高不少。更多的青年人走南闯北外出打工。今天的岜沙经历着迅猛的变迁,而新一代岜沙人的文化迁徒正影响着岜沙的未来。

视频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