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就5分钟……风就过去了,睁开眼,屋顶没了,冰箱、电视、洗衣机也不知道哪儿去了……”江苏盐城6·23特大风雹灾害已过去三天,说起那个瞬间,幸存者仍心有余悸。
图/文 Stamlee
计展章说,自己快70多岁了,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风。他抱着门框柱子,眼睛也睁不开,只听到耳边如瀑布一样的响声,“5分钟,就5分钟……风就过去了,睁开眼,屋顶没了,墙倒了,冰箱、电视、洗衣机也不知道哪儿去……”推开门,门口的大树被拦腰折断,院子的一角,莫名其妙多了一辆倒扣着的电动三轮车。这不是他家的车。整个村子都已一片狼籍,渐渐地,响起了男人的吼叫、女人的求救声,还有老人、孩子的哭声。
计展章所在的阜宁计桥村,是受灾最为严重的村庄之一,村里有10人死亡。计展章说,等他完全清醒的时候,已经有抢救人员在帮他包扎头部伤口了,他这才隐隐觉得头有些疼。
江苏,中国龙卷风走廊
2016年6月23日下午14点30分左右,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遭遇强冰雹和龙卷风双重袭击。截至26日中午,根据江苏省最新通报,灾害已造成99人死亡,846人受伤,其中152名重症患者转移至市级医院。其中,阜宁县10个乡镇29个村子不同程度受损,倒塌损坏房屋8004户,28104间,2所小学房屋受损。
说出来有些难以置信,一向以鱼米之乡、富庶安乐著称的江苏,其实是我国强龙卷风发生次数最多的省份。一份数据统计显示,从1950年到2010年,江苏发生的龙卷风次数高达884次,居全国之冠。同时,龙卷风和冰雹灾害发生在运河东岸多于运河西岸,苏北多于苏南。这次风雹灾害,也正是发生在运河东岸、江苏北部的盐城。
村民说,龙卷风是突然出现在眼前的,距离台风眼仅几百米外,就一点也无法察觉。硕集、陈良、吴滩、沟墩、东沟、板湖……狂风一路席卷,贯穿了这几个镇,留下一片长长的灾区。
龙卷风过境后
我们要去的计桥村,就在阜宁县东沟镇。还没到村口,远远看到一座扭曲的铁塔,钢筋被拧成一团,仿佛是什么柔软的材料。失去了屋顶与半边墙的破屋旁,一只狗正在不断嚎叫,尾巴始终紧紧夹在两条后腿之间。村民说,这条小狗很幸运的,灾难过后,村民们从一个深深的土坑里把正在哀嚎的它捞上来。然而成功获救后,它依然一直神经质地惨叫,“估计是被吓疯了……”
风暴的核心扫过这里,小树尚能存活,只是全都向一侧弯着腰,大树、电线杆则要么被拦腰截断,要么索性连根拔起。低矮的房子变成了一片废墟,两层小楼则大多被吹去了上半层或是屋顶。
计桥村的村民,大多都姓计。平日里,村里年轻人都在外打工,所以,灾难发生时,村里多是老人与孩子。第二天一早,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们纷纷闻讯赶回村里。他们在自家屋里的废墟里翻找着一些值钱的物件和生活用品。
幸存者说
计乃成正处在悲喜交集中。在新闻里看到龙卷风的消息后,计乃成一直打不通家里的电话,他在焦虑恐慌中迅速赶回来,直到快到村子,他接到了母亲借用路人手机打来的电话,人没事,只是房子全塌了。
存折、身份证、结婚证、锅子、粮食、刚收的油菜籽……计乃成从废墟里一点点寻找着有用的物品。他打算把母亲接到他打工的地方暂时安顿。
计桥村五公里外的金王村同样损失惨重。那里的村民以种植苗木和瓜果为生。5分种的暴风过村,把他们赖以为生的瓜果扫荡殆尽。
风雹平息的时候,陈家华从自家房子里拼命爬出来,直奔马路对面的父亲家。万幸父母亲都平安,只是房顶被掀去了。陈家华母亲靠着墙,轻轻地抽泣, “瓜地没了,房子也没法住了……怎么办?怎么办啊?”父亲则一直回以沉默。“政府不会不管我们吧……”母亲还在追问。
顾爱芝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她对这场灾难记得真切:当时正在午休,丈夫在门外干活,天瞬间黑了下来,鸡蛋大的冰雹砸下来,狂风夹带着黄土,整个屋子都在抖动。玻璃窗被飞来的碎石击破,瓦砾犹如蝗群在空中飞舞。丈夫死死顶着门,喊妻子躲到衣柜后面。之后,顾爱芝再也没听到丈夫的声音。风雹过后,她挣扎爬出来,看到倒在血泊中的丈夫已经没有了呼吸。她则被送到了医院。
6月,本是西瓜收获的季节,板湖镇路边连绵6公里的大棚瓜地,全部被风刮倒。31岁的陈宇强正在收拾看瓜的板房。原先,这个小屋里有冰箱、彩电、热水器……现在只剩下个冰箱了。最让他着急的是,那个放卖瓜钱的铁皮盒不知道被刮去了哪儿。“被老天爷收走了呗……”旁边的年轻人手臂上绑着绷带,还有心和他开着玩笑。
“接下去有什么打算?”
“清理一下,重新再来啊……人活着就好,总有办法解决的。”面对灾难,年轻人的心态总是要好很多。
生活,还得继续
夜幕降临时,幸存的村民们呼朋唤友,利用一切交通工具,驮运着自己抢救出来的物品离开,他们大多去附近投奔亲戚。也有村民被政府工作人员接去了硕集中心小学,那里被临时开辟为一个灾民安置点。
难熬的第一个夜晚过后,人们对安置点的生活逐渐适应起来。物资被源源不断运来。工作人员在喇叭里反复播放:“志愿者的物资可以送到阜宁老年中心。”
……
灾后4小时,有部队和民间救援队开进村庄;
灾后12小时,医院里挤满了人;
灾后24小时,在外打工的人们回到了村庄开始寻亲、寻物;
灾后48小时,村民开始修补房屋,清理废墟……
电线杆被重新立起,抢修人员正在高高的电线杆顶端,重新架设线路。电力、通信的工人们都在24小时加班抢修。一切都得从零开始,生活,还得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