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夕,39名抗美援朝志愿军后代齐聚辽宁丹东,他们将启程赶赴朝鲜为在那里牺牲的父辈扫墓。父辈牺牲时,他们中小的只有几岁,但都对父亲出征前的告别记忆极其深刻。60多年过去了,他们与父辈在异国坟头相认,已是花甲之年。
图/文 朱嘉磊
编辑 夏可欣
“他们说我父亲从朝鲜战场叛逃,我经常梦见他提个皮箱回来敲家门。”
当列车缓缓开上鸭绿江大桥时,72岁的杜立人将父亲的照片摆在桌上,像是重走60年前老路的一种仪式。
“我的父亲叫杜宇,属于40军。赴朝前夕,每当休息,他就会从马驹桥到西单来看我和母亲。记忆深处,是他带我到王府井大街买好吃的,交钱时我就抓他腰间的小手枪。”
到这儿,回忆还是美好的,直到有一天,来了一封写着“牺牲”俩字儿的挂号信,把这个家变成了“地狱”。“祸不单行,后来我母亲被冤枉成了右派,父亲也由此落了个叛逃的帽子,所以我这一生经常梦见他提个皮箱回来敲家门,但每次一开门,梦也就醒了。”这个担子几乎压了杜立人一辈子,直到接到了那个电话。
“你父亲牺牲的资料找到了,他是共产党员,牺牲时是战地记者。”简单的几句话,让杜立人哭了一夜,更像是自己得到了宽恕。于是,年过古稀的她,还是踏上了赴朝的火车,挺直了腰板,去祭奠自己的父亲。
“他本该在国内当副师长,却永远埋在了朝鲜。”
邓其平看起来很严肃,从丹东到平壤的火车上,朝鲜神秘又变幻的景色几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但邓其平没望过一眼窗外,一直向我诉说着自己的父亲。
“我的父亲邓仕均,隶属于志愿军63军,是个团长,1951年5月20日被老美的弹片击中头部牺牲,在洪川水渠两边就地掩埋,遗体没有被抢回来,于是永远留在了那。”
邓其平哽咽了一下,慢慢道出了原委,“我的父亲本来不该牺牲,入朝第三天他受伤回国治疗,按照程序伤好后是要调到别的部队当副师长的,但当得知在朝鲜前线,他的部队打得不好时,很恼火,再次赴朝。”
邓其平对父亲最后的记忆,是赴战场前的挥别。“我母亲抱着我,挺着大肚子,在一个小土坡上,父亲他们是一个马队,我们一块挥手告别,当时远远看着父亲,很远,在山下边。那次告别,这一生便是阴阳两隔。
而邓其平自己也是戎马一生,隐瞒烈士后代身份去陌生部队当兵,这一下就在部队呆了快一辈子。“所以我这次要来朝鲜看看,去看看我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走走我父亲走过的路,还有这次来不光是祭奠我的父亲,还有我们的父亲。我们要把中国人民志愿军都祭奠一下,每个墓都要去。”
“在朝鲜耗上后半生,也要找到父亲的坟。”
康明在朝鲜期间每天都身穿一身志愿军军装,据说是曾经上过朝鲜战场的军装。列车缓缓进入平壤站时,早来朝鲜半个月的康明与大家隔着火车玻璃手掌相扣,据说为了找到父亲的遗骸,他已准备将后半生留在朝鲜。
“我只是想离父亲更近一些,”每天只要有时间,康明就在电脑上用卫星地图不停地搜索“三八线”,那里有个152号墓地,他的父亲康致中(志愿军1军7师19团团长)就是60年前埋葬在了那儿。而这里是朝鲜军事禁区,任何人不得进入。
康明2013年从韩国去到过“三八线”附近,从瞭望台上看到了父亲生前的战场。“当时望着那边满山都是树,密密麻麻,那些山上可能都是中国军人的遗骨。”
1952年12月31日晚,康致中急匆匆回到家中,将睡梦中的康明叫起来照相,相片中,不到两岁的康明好奇地看着镜头,康致中的右手握着他的小手,左手搂着他的肩,笑得很开心。母亲也面带微笑,但却透出几丝哀愁。
“照完后,父亲狠狠地抱了抱我,然后跟母亲说,如果自己回不来,就让母亲带着我回西安,说完后父亲便疾驰而去,那一幕即是永别。”
4月4日晚,回国前夜,康明宣布自己暂时不回国。“我用卫星地图看,在父亲墓地那儿已经有一条公路模样的线了,看来,在有生之年,我还是有机会去到父亲的墓堆的。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现在我想离父亲近一点。”
这次祭奠,他们满怀希冀。“我们今天赴朝的意义不在现在,而在于将来。我们想因此让国家重视这个群体,并将入朝扫墓常态化。”
欢迎联系我们
如果您有悄悄话想告诉我们,欢迎私信@看见微博;
如果您也有故事想通过摄影的方式来讲述,欢迎来稿。
邮箱:sinaphoto@vip.sina.com
《看见·看不见》新书已上市,讲述有力的图片故事。
列车驶入朝鲜,志愿军后代静静地望着窗外。因为赴朝旅行需旅行团的形式,不接受单人前往,他们中所有人都是第一次去朝鲜。这次赴朝扫墓是自朝鲜战争结束以来,中国民间组织最大的一次活动。“我们不只是为自己的亲人扫墓,也是为十几万在朝鲜战争中牺牲的中国军人扫墓。”
列车开上鸭绿江大桥,72岁的杜立人将父亲的照片静立在桌面上。“我常梦见父亲敲家门”,杜立人回忆起往事。“父亲赴朝后的一天,邮局来了挂号信说父亲牺牲了,从此家里跟地狱一样。”后来,杜立人的母亲被冤打成右派,“周围人都说父亲肯定是叛逃的,我想反驳却什么也不敢说。”
杜立人就这样在指责声中生活着,直到有一天她接到电话,说父亲牺牲的资料找到了。“他是共产党员,牺牲时是战地记者!我当时痛哭流涕了一夜,觉得身上的壳终于脱掉了。”行驶途中,大家又唱起志愿军战歌,杜立人用手机拍视频,自己并没有唱,但她早已眼眶湿润。
邓其平对父亲最后的记忆,是赴战场前的挥别。“我母亲抱着我,挺着大肚子和父亲告别。”邓其平哽咽着,没想到那次告别后竟阴阳两隔。邓其平的父亲邓仕均是著名战斗英雄、老红军团长,曾因受伤在赴朝第三天回国。后来他再次申请赴朝,这一次却被弹片击中头部牺牲,再也没有回来。
“这张和父亲的照片我一直珍藏着”,邓其平抚摸着相册。“我这一生没离开过部队,虽然部队供我们吃穿,但丧父之痛让我这一生非常痛苦。”邓其平说从小母亲就教育他不要给英雄父亲抹黑,“我参军后特意到不认识我的部队当兵,32岁就当上团干部,这才是邓世均的子女。”
列车停靠在平壤车站,后代们与接站的康明手掌相扣,仿佛家人相聚一般喜悦。同为后代的康明受到在朝中国企业家的帮助,提前半个月就来了。他已准备将后半生留在朝鲜,这次扫墓也是康明组织促成的。
在朝鲜的第一个晚上,志愿军后代相互“串门”,彼此了解他们对父辈的印象。“我只是想离父亲更近一些”,康明对大家说。他每天都会在电脑上搜索“三八线”,这里有个152号墓地,父亲康致中60年前就埋葬在这块墓地的1号墓。但这里是朝鲜军事禁区,任何人不得进入。
康明说他在朝鲜每天都穿着军装,这是一名志愿军后代送给他的,是曾经上过朝鲜战场的军装。“你看这料子,这款式……”,康明对父亲的思念已存在于那个时代的每个细节中。
板门店楼上南望,对面一侧观察哨所便是韩国,从这里可以看到埋葬康明父亲的地方。2013年康明曾赴韩国,去到“三八线”附近,从瞭望台上看到了父亲生前的战场。“当时望着那边满山都是树,密密麻麻,那些山上可能都埋着中国军人的遗骨。”
到达平壤后第二天,志愿军后代们了先后去了三个志愿军陵园扫墓。因为路况较差,大巴车一路颠簸,一二百公里的路程开了四个多小时。很多七旬老人到达心切,并没有在意到这些。
一进陵园,志愿军后代们已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陈亚洲代表后代朗读祭文,一度因为悲伤过度昏厥。他一直苦苦寻找父亲埋葬地的信息,直到2016年9月4日,在康明的帮助下,他才得知父亲埋葬在这里。但是在后代中也有很多人,来到了朝鲜却不知父亲葬在哪。
杜立人在年轻人的搀扶下跨上陵园的几百个台阶,“虽然我年纪大了,但无论如何都要来,这是我一辈子的夙愿。”杜立人来到父亲所在的12号合葬墓前,长跪久久不愿离去,“爸爸,女儿来看你了。”祭拜过父亲后,杜立人在陵园内寻一块地坐下,“今天一别,不知下次何时再来。”
行程中,邓其平离开众人坐在巨石上望着远处。他叹了口气,“当年父亲牺牲后被就地掩埋。军长接到中央下令要把我父亲的遗体抢回来,但埋葬地都是美军坦克,灯火通明。我们的部队只好撤退,父亲也就永远留在了洪川江战场,埋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
扫墓活动的最后一天,后代们连同大使馆工作人员来到平壤友谊塔祭奠。康平讲述了他印象中跟父亲的最后一面,“那天晚上父亲急匆匆回到家中,将睡梦中的我叫起来照相。父亲右手紧握着我的小手,笑得很开心。”康明哽咽了下,“照完之后,父亲就去了朝鲜,那一幕即是永别。”
当天,平壤市民也在过清明节,他们带着故去亲人的骨灰盒和食物到陵园祭奠,远远望着中方的祭奠活动。这些年来,一些志愿军的痕迹在朝鲜被抹去了。
清明当天的祭扫结束,晚上大家聚在一起,这天刚好是康明的生日。他宣布自己暂不回国:“我在卫星地图上看,父亲在战区的墓地已有一条公路模样的线了,我再多待一段时间,希望在有生之年给父亲上次坟。”次日,一行人离开朝鲜,对于六七十岁的他们,下一次赴朝扫墓已不知是何时。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