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满月这天,34岁的雄县人刘伟正在烧烤摊就着几瓶啤酒感叹青春已逝。他此前也经常感慨县城的一成不变,然而近日,他突然感到一场巨变即将来临,连邻桌的年轻人都在聊雄安。这里是雄安当地6位年轻人的故事,他们有的从未离开,有的在外闯荡又回来,对未来有焦虑也有期待。
文|麦穗
在采访时,有一位在白洋淀边靠摆渡为生的老人和我说“雄安的未来是年轻人的。”他说话时的语气很平静,一边说一边慢慢的收起了芦苇丛旁的渔网。在很多人看来,比起老一辈人的故土难离,年轻人们似乎更容易适应新的变化和挑战,理所当然满怀着梦想,肩负起希望与未来。在雄安新区即将满月的时候,我采访了6位生活在当地的年轻人,他们有的还在为生活奔波,有的已经在筹划着更大的作为。谁都知道改变一定会发生,可未来却无法预测,年轻的心因为不确定而产生焦灼,但这也正是梦想酝酿的时刻。
2017年4月1日,刚从朋友那里得知雄安新区成立的消息时,家住雄县的出租车司机肖武还以为这只是个愚人节的玩笑,关掉手机后便早早的睡去了。直到与他同一小区的住户以3万多每平米的价格将房子私下卖给了一位外地人后,肖武才开始觉得新区的成立似乎已经开始逼近自己的生活-——这个价格是他父母为他买房时的20多倍。
与肖武同是1993年出生的田豹,家住安新县大王镇的小王营村,这个村子以新华社的一篇报道而被世人所熟知,那篇报道提到这里将会是未来雄安新区起步的核心区域。而就在同月,田豹也迎来了自己人生的新起点,他与同村一位姑娘的婚礼如期在在4月22日举行。为了庆祝这场婚礼,他们在村中举办的宴席整整摆了两天,有300多人参加。田豹两位远在异地的同学也特意赶来为他庆贺,他们谁也没有想到,高中时期那个着迷于计算机,有些腼腆的男孩会是同学中最先结婚的那个。说起这一个月的变化,田豹觉得是因为自己命好,赶上了家乡翻天覆地的新机遇,但接下来还是要好好过日子。当热闹的婚礼仪式趋近尾声时,他才松了口气说,终于可以搂着媳妇好好睡一觉了。
苏米,90年出生,自从2009年离开雄县去天津上大学开始,她前后至少已经拒绝了十几次父母亲戚给她安排的相亲。性格独立的她更希望能先实现自己的价值,成就一番事业,找到自己在一方土地的立足点。2016年刚回家的那段时间,苏米看到自己留在天津和北京的朋友们在朋友圈里晒出的“生活”,也会时常感到失落。不过,在历经数月的市场调查和精心准备后, 2017年3月21日苏米正式成立了自己的室内设计工作室,在工作室刚刚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就已经达成了三笔订单。雄安新区宣布成立后,很多朋友也发来微信问她近况,当被问起对于未来生活的希望,她只回答了四个字,尘埃落定。
郭松一直都觉得自己可以成为网红,但是他现在更喜欢的身份是雄县常庄村的“村小二”。“村小二”是对每个农村淘宝站点负责人的一种昵称,他们主要负责帮村民们网购,教会他们如何通过网络购物。因为从小就在村里长大,常庄村一直就是与郭松生息与共的地方,所以现在每当他帮村民们买到了让他们满意的东西时都会充满了成就感。虽然做为村小二打理这家农村淘宝店还不到一年,在一次全国性的淘宝年货节销售排名中郭松就取得了全国第三的好成绩,他平时的销售业绩也能稳定在全县所有村庄的前十名。,正当他踌躇满志的打算进一步打通上行业务,帮助村民将村里主要的经济作物梨子等水果,通过村淘的途径销往全国各地时,新区成立的消息在一夜之间传开了,兴奋劲还没过去的郭松紧接着就得知所有的工商营业执照都停止办理了。那个让他跃跃欲试的新点子行将落地时的振奋,瞬息间就被另一个更巨大、更瞩目的新消息所吞没了。村庄即将在这片土地上消失,高新科技园区中也势必不会再种满果树。这复杂的心情让他很难形容——虽然眼前看不到,但或许未来会更好。
从小生活在白洋淀畔的王皓,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回到家乡安新县,经过几年的奋斗,终于2016年6月拥有了一家自己设计并装修的酒店。酒店自从营业后口碑一直很好,平均每月的流水也能达到十五万元左右。在很多眼中,王皓已经达到了成功了标准,但是他却并不满足于现状,期待着能在这场变革中有所作为。
当刘伟背着吉他从北京归来的时候,一度成为了当地少女们心中的偶像,每当他弹着吉他唱起歌儿,总会有人搬好板凳举起杯。自从2010年刘伟的酒吧在雄县开业,7年来几乎毫无盈利,刘伟只靠自己和妻子经营的婚庆策划维持花销,但他收获的故事却足以写成一本书。他一直记得一天夜里,酒吧里来了几位中等年纪的男人,他们在喝到兴头上的时候看到了台上的乐器,便想点歌让老板唱,平时只凭心情唱歌的他感到有些反感,虽然没有唱他们点的歌,但还是唱了一首许巍的《执着》。因为唱歌的时候半眯着眼,他只是隐约看见其中一位客人忽然放下了酒杯,在喧闹中端坐着听他唱歌。等他从音乐中回过神来,才发现人都已经走光了,但是那位男子在他的乐谱架上留下了三百块钱,“现在回忆起来,如果当时我没有看见那个人听歌的样子,我一定会很嫌恶这三百元钱”。在这个不大的县城,刘伟却已经看过了很多的无奈和哭笑不得,也学会了看淡它们,去珍惜那些稍纵即逝的共鸣,即使它们比一首歌还短暂。
还有一首小歌,刘伟挺喜欢,没事的时候也会哼上两句“茶叶蛋好吃不好看……啤酒瓶子易拉罐也能换……”那是他从一句当地的吆喝声改编来的。一位卖茶叶蛋的老人经常会路过他的酒吧门口,每每都拿着大喇叭用当地的方言吆喝他自创的广告语,却不知这一幕一声都被屋内的酒吧老板悉数收入了眼里心里,成为点亮他平凡日子中的些许生趣。对于新政策下不可预测的茫茫未来,刘伟只希望生活还在,朴素的吆喝声还在。
虽然是93年的年轻人,但是肖武却从来没有去过县城的酒吧。今年这是他开出租的第五年,这个工作不轻松,肖武也习惯了每天早上8点出门,晚上9、10点钟才回家吃饭。如今,他不关心家里的8亩地会获得怎样的赔偿,也不关注县里各小区的房价被炒到了多少,“再多的钱也都会有花完的一天”。唯一令他焦虑的一件事,就是未来该做点什么?他初中还未毕业就外出打工了,19岁回老家结了婚,今年儿子都已经6岁了,担负着养家重任的他已经很难再去不计薪酬的学习一技之长或是从头创业。未来,出租车司机肖武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守住自己的家。
欢迎联系我们
如果您有悄悄话想告诉我们,欢迎私信@看见微博;
如果您也有故事想通过摄影的方式来讲述,欢迎来稿。
邮箱:sinaphoto@vip.sina.com
《看见·看不见》新书已上市,讲述有力的图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