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学生的放学路

摄影 | 许可 编辑 | 米杜 新浪图片出品

章莹颖在美国失踪40天至今仍杳无音讯,随着案件更多细节披露,国人发现在美留学的风险也许比想象中高,因为美国高校大多不提供住宿,留学生不得不在校外租房,下课后的回家路就成了校园安全事件的高发地。我们将镜头对准纽约,跟随留学生们从学校返家,看看这段异国他乡的放学路。

留美学生的放学路

文/许可

  章莹颖失踪案发生约一个月以后,我接到了编辑的信息,“能拍一拍纽约中国留学生的回家路吗?”不知怎的,心里的某一根弦被触动了一下。想起章莹颖失踪消息传出的第二天,在国内的母亲立刻在微信上将相关新闻转发给我,随后附上一句,“在外注意安全哈。一个人独自在外,要有基本的自保常识:一个人不要去陌生的地方,不随便喝离开视线的酒水,不随便坐别人的车,提前拍车牌照、路线等发给亲朋好友告知行踪等等,一个人居住到家每天跟家人报个平安。”我回复说,“好,放心。”微信那头的母亲不知道,我其实有许多话想和她说,怕她听了反而徒增不必要的担忧,想想又独自咽下了。

 

  我曾是一个留学生,和接受采访的孙芳芳、夏天、陈祥语、戴兆辰一样最初因为各自的目标或梦想远赴美国深造。在美国数以百万计的中国留学生身上,多多少少都能看到章莹颖的影子,而他们的身后,则是和章莹颖的父母一样给予孩子无私的支持与关爱的家长。章莹颖失踪的故事,想必任何一个有家的人听了都会为之心碎,而对于那些有家人或孩子在异国留学或生活的人来说,时差、距离以及对于异国的陌生感及想象都会让任何一则牵扯神经的消息被无限放大。所以对于许多留学生来说,“报喜不报忧”总是他们与家人沟通的方式。

 

  谈起纽约,很多人的印象仅停留在曼哈顿岛上,或是在蒸汽中飞驰而过的黄色出租车,或是五光十色让人目眩神迷的时代广场,或是匆匆行走在华尔街钢筋水泥丛林中西装笔挺的上班族,亦或是第五大道鳞次栉比的时装名品店,实际上,纽约是一个极具多元化的城市,往往一个街区之隔就是另一番天地。如果居住在不同族裔聚居的社区,文化背景、治安状况、街景风格更是大相径庭。在纽约,你也会看到老鼠横行的地铁,街头走过身上飘着大麻味的青年,满墙涂鸦或是破旧废弃的厂房。

 

  对于在纽约读书的人来说,地铁及公共交通是最常见的通勤方式,而在美国一些公共交通没有那么发达的城市或地区,以车代步更为便捷。在这次采访过程中,如果以纽约曼哈顿为圆心,我算是跟着这几位留学生东南西北全跑了一趟。孙芳芳的家在位于曼哈顿南边的布鲁克林,夏天的家在曼哈顿以西隔河相望的纽瓦克,陈祥语居住在曼哈顿西北边哥伦比亚大学的宿舍,戴兆辰的家则在距离曼哈顿东北近一个小时地铁以外的皇后区。

 

  孙芳芳、夏天、陈祥语、戴兆辰居住的地方虽各不相同,但他们却都说过近乎类似的观点,“无论在哪个国家或哪座城市,都会有安全的地方或危险的情况,最最重要的是要自己提高警惕。”找同学结伴走、远离危险区域、不在深夜独自出门、留心观察周围情况都是留学生们在国外生活积累的最基本的常识与经验。

 

  夏天所在的纽瓦克可能是四个留学生居住的社区中治安最差的区域,这里是临近纽约的新泽西州最大的城市,但曾因贫民窟众多、枪案不断等问题被评为美国最危险的城市之一。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及年轻上班族因纽约高涨的房租及生活成本压力而迁入纽瓦克,这里的治安逐渐好转。但一般到了晚上10点,夏天也不会轻易出门。夏天说,自己每次回家总会选择走连接不同大楼之间的空中走廊,时不时会回头看看周围情况,而且从不在路上玩手机,“其实在这里并没有碰到过什么大事,住久了也就习惯了。”夏天还说,有的人可能一听说哪个社区非裔比较多就会心里犯怵,实际上很多时候是人们心里的偏见作祟,“我有时回家拎着重的袋子或箱子,时常会碰到热心的人问需不需要帮忙,其中很多都是非裔。”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的年代,远游或许仅仅意味着一个村、一个镇或是一个城市以外的地方。在今天的世界,似乎梦想有多远,人就能走多远,雏鹰学飞,抵达的可能是万里之外的大洋彼岸。只希望,那些远离家乡在外打拼的人啊,保重,保重。

欢迎联系我们

 

如果您有悄悄话想告诉我们,欢迎私信@看见微博;
如果您也有故事想通过摄影的方式来讲述,欢迎来稿。
邮箱:sinaphoto@vip.sina.com

《看见·看不见》新书已上市,讲述有力的图片故事。

0条评论|0人参与我有话说
分享到微博
发布
最热评论 刷新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已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