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野人山

摄影 | 陈庆港、李颀拯 编辑 | 秦翼 新浪图片出品

《回响:寻找消失的滇缅路》系列策划四 “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逃离野人山后,穆旦写下了这句诗。73年前,5万远征军葬身于这片密林。

逃离野人山

图/文 陈庆港、李颀拯

编辑 秦翼

  从密支那往西北方向走,窄窄的道路两边是茂密的原始丛林。除了我们的车外,几乎再无其它车辆。偶而有一、两辆摩托车驶过,车上的人会用诧异的眼光看我们。路两边的村寨许多是荒废的,村寨里的人为躲避战争逃离这里,他们至今也没有回来。

  一路上,司机不停地警告我们,不要拍照,附近有驻军,他们的驻地禁止拍摄。他还提醒我们,也不要随便朝路边的地里走,那儿可能有地雷。司机是个华裔小伙子,问他地雷是什么时候留下的?他说这里几年前还曾发生战争。

  野人山,你隐藏着什么

  路越来越崎岖,越来越狭窄,路两边的林木越来越浓密,它们沿着路两边的坡地蔓延,就这样一直漫无边际地延伸下去,将一道道起伏的山脉连成一体,望不到尽头。白色的雾气挤满了山谷间,像是刻意在隐藏着什么……

  在阴暗的树下,在急流的水边,逝去的六月和七月,在无人的山间,

  你的身体还挣扎着想要回返,而无名的野花已在头上开满。

  那刻骨的饥饿,那山洪的冲击,那毒虫的啮咬和痛楚的夜晚……

  静静的,在那被遗忘的山坡上,还下着密雨,还吹着细风,

  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

  这是《葬歌》里的诗句,是穆旦在走出野人山后为那些死去的战友写的歌。5万远征军战士就葬身于缅北这片望不到尽头的密林里。据说对于野人山的经历,除了在诗句里去回忆,诗人从不愿意去提起。

  野人山,这里看不见归途

  这是密支那以北一片未被开发的原始森林,南北走向的那加山脉将印度、缅甸两国分隔开来,它的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而它的东麓缅甸一侧,就是胡康河谷。胡康河谷在缅甸语里意思为“魔鬼居住的地方”,但大多的人并不知道这个名字。据说是因为这里常有野人出没,也有人说是因为这里至今还生活着一个野蛮的原始部落,因此人们更自然地将这片方圆数百公里的区域统称叫“野人山”。

  1942年5月底,中国远征军第一次远征失败,数万名中国远征军官兵抛弃了所有的辎重,撤退进入了野人山,开始了他们向着祖国的“死亡之旅”。

  野人山区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一年只有雨、旱两季。而此时雨季已经到来,大量的降水使山洪暴发,平原低地尽成泽国。雨季的热带丛林异常恐怖,是各种毒虫野兽的世界,嗜血的蚂蟥昂着头在树叶上等候着,只要人体一接触到它,它就趁机吸附到人的身上。小的蚂蟥会通过衣服的缝隙钻进人的皮肤里,不知不觉间,它们已经把你的血吸了出来。而这里多的是个头特别大的蚂蟥,据说一只大蚂蟥一次就能吸走一斤血……低洼处,成千上万只蚊子埋伏在那,一旦走近,它们便如同一朵蘑菇云“轰”地一声腾起,将人吞噬。除了蚂蝗、蚊子、毒蛇等可怕的毒虫,各种致命的疾病也开始对疲惫不堪的战士发起了进攻……而在这一切之上,更有那让人疯狂的饥饿。

  进入野人山不久,远征军就陷入了可怕的饥饿中。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没有人烟,给养无法补充,再加上瘴气弥漫,泥泞湿热,很快许多人就支撑不住了。“那片原始森林浩瀚得如同大海,成千上万棵生长了千百年的大树,树叶层层叠叠的遮住了天空,阳光照不进来。偶尔看到筛子眼儿那么点儿大的天空,我们就会觉得精神一振。到了晚上,野兽凄厉的吼叫声回荡在山谷里,听得人毛骨悚然。我们用芭蕉叶和树枝搭成棚子,一个棚子大约有三四平方米,能睡10个人,大家就挤在棚子里过夜。”一位活着走出野人山的远征军老兵回忆说,“有的人睡下去了,就再也没有醒来。醒来的继续走,有的走着走着,突然’扑通’一声跌倒在地上,然后就再也爬不起来了……”在这片看不见归途的密林种,死神紧紧地尾随着每一个人,随时都在伺机吞噬掉他们的生命。

  野人山,迄今仍是禁区

  然而就在时隔一年之后,中国远征军新22师和新38师再次进入了野人山,但这次他们不是败逃,而是反功。

  为配合中国战场及太平洋地区的战争形势,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制定了一个反攻缅北的作战计划,代号为“安纳吉姆”,以保障开辟中印公路(中国昆明-印度利多)和铺设输油管。远征军计划从印缅边境小镇利多出发,跨过印缅边境,而后翻越野人山,以强大的火力和包抄迂回战术,突破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夺占缅北要地密支那,最终连通云南境内的滇缅公路。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与日军在野人山激战,史称“胡康河谷战役”。

  而今,缅北的这片被叫作“野人山”的区域,仍被缅甸政府划为禁区,当地环境仍然异常原始,虽然也有一些土著在这里开荒种地,但牢牢掌控这里的仍然是野兽毒虫、湿热瘴气,还有盘踞在缅北的各部族武装。据说,战后70多年的时间里,迄今无人能全程重返这处战场。

点此进入《回响:寻找消失的滇缅公路》

 

如果您有悄悄话想告诉我们,欢迎私信@看见微博;
如果您也有故事想通过摄影的方式来讲述,欢迎来稿。
邮箱:sinaphoto@vip.sina.com

逃离野人山

摄影:陈庆港、李颀拯 编辑 | 秦翼     新浪图片出品 2015-08-20 00:51:29

1/35
  • 1942年1月缅甸战役爆发。日军企图占领缅甸,切断滇缅公路,迫使中国屈服。1942年3月6日,应英国政府请求,中国组建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同年8月全部撤回。在近6个月时间里,10万远征军精锐,伤亡总数达6万余人,其中近5万人在从野人山撤退途中死亡或失踪。

  • 战史中的“野人山”在缅甸和印度的交界处的胡康河谷。“胡康河谷”在缅语中意为“魔鬼居住的地方”。此地境内有四条大河和无数溪流纵横交错,森林遮天蔽日,地面泥泞湿热,瘴气弥漫,毒虫孳生,人烟稀少。1942年5月底,数万名中国远征军进入野人山,开始了“死亡之旅”。

  • “胡康河谷里有一座马嘎山,马嘎是一个少数民族,在10-20年前,这些少数民族都是不穿衣服的,所以云南的古书上叫他们野人。”二战史专家戈叔亚说。此时,野人山进入雨季,成了各种毒虫野兽的世界。73年后的今天,走进胡康河谷的北部山区,依旧感到寸步难行。

  • 一名土著妇女赤着脚,趟过丛林里的小溪,她说自己住在丛林深处。一位远征军老兵回忆录中记载到:1500名伤兵为因无法随部队行军,又不愿被俘,点燃了棚子自焚,烟味混合着烧人肉的气味在丛林里弥漫。后续部队从那里经过,每个人都要磕头,杜聿明也一样,一边哭一边磕头。

  • 雨林里的雨没有停的意思,一名土著妇女赤着脚在山坡上播撒着种子,当地村民依旧靠着刀耕火种在此生活。杜聿明在《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有这么一段记载:“原始森林内潮湿特甚,一个发高热的人,昏迷不醒,蚂蟥吸血加上虫蚁侵蚀,大雨冲洗下,数小时内变为白骨。”

  • 丛林中树木遮天蔽日,能见到阳光的地方,晾晒着几只山蛙,预示着不远处有一个村落。据史料记载,部队进入野人山一个月后断粮,杜聿明只得命令把100多匹战马全都杀了。战马吃光以后,大家开始吃皮鞋、皮带,甚至手枪套,最后,就只能够靠树皮和草根来维系生命。

  • 进入村落时,当地人并没有象其他村子的人一样出来看热闹,而是迅速躲进家里。家周围锋利的树叉围起的“围墙”用于防御野兽侵入。一位远征军老兵的回忆录中记载,部队在晚上无法行军,战士们用芭蕉叶和树枝搭成简易的棚子,一个棚子挤了10个人,夜晚是豺狼虎豹的天下。

  • 野人山在缅甸克钦邦地区。按照“克钦政府”的规定,男子从14岁起必须当兵,而且终身不能退伍,即使以后不在军队也只能算“休假”,一有战事必须马上归队。二战时期,缅甸北部的克钦军和禅、钦、克伦等亲华民族的兄弟部队坚决站在盟军一方。

  • 男人们随身的刀具都取自打猎的成果。二战时,缅甸北部英军下属的“克钦征用军”和美军101独立特种连成立的“克钦游击警”非常勇猛。据美军的官方战果统计,101独立连总共打死了5428个日本士兵,抢救出了574个盟军士兵,其中大部分战果是“克钦游击警”的功劳。

  • 丛林里,一对母子在油布下躲雨。年轻男子误把相机当成了枪支,他突然赤着脚向森林深处跑去,几秒钟就消失在树丛里。这里的土著,常会被驱赶搬家。胡康河谷是缅甸玉和珍贵木材的主产区,尽管二战已结束了70年,但这里,政府军和反政府军为了争夺资源,枪声一直未曾停止过。

  • 在进入缅北关卡时,签证官就再三强调:帕敢地区是外国人绝对禁区。在缅北的路上,随处看到背着冲锋枪拦车检查的军人,分不清他们是属于政府军或是地方武装。总之,每到一处岗哨就要交钱。

  • 中缅边境,沿河建立了100多个难民营,如有战事发生,只需要跨过河流就到了中国境内。在这里落脚的难民,很多都是从胡康河谷地区逃出来的。犹如73年前的中国远征军撤退那样,他们同样也经历了重重关卡。

  • 难民营里,每家门口都贴有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的标志,他们依靠国际救援组织提供的粮食维持生活。几十年来,克钦独立军等地方武装与缅甸政府军之间冲突不断。男人们都在前线打仗,老人、女人、孩子则随着难民流,在四处飘泊中躲避战乱,留下一个个没有男人的家。

  • 库卡抱着女儿与一家合影,一家人已经在难民营中住了4年。库卡老家在胡康河谷北部,只留下了爷爷在那儿看守着村子里的房子。她一直想回去看看,但又不敢一个人回去,她说:“怕遇上政府军军人,会被强奸的。去年,村里有姑娘回去,结果就是那样。”

  • 难民营的一角放置着神龛,虽然逃离了野人山,但难民们依旧前途未卜。很多克钦人都知道73年前,在缅北发生的那场战争,他们也只知道,当年有很多中国军人死在了野人山。随后他说道:“可你们现在太平了呀,而我们呢……”

  • 而今,缅北的这片被叫作“野人山”的区域,仍被缅甸政府划为禁区。当地环境仍然原始,虽然还有一些土著在这里开荒种地,但牢牢掌控这里的仍然是野兽毒虫、湿热瘴气,还有盘踞在缅北的各部族武装。据说,战后70多年的时间里,迄今无人能全程重返这处战场。

视频

有的人睡下去了,就再也没有醒来。醒来的继续走,有的走着走着,突然’扑通’一声跌倒在地上,然后就再也爬不起来了……在这片看不见归途的密林种,死神紧紧地尾随着每一个人,随时都在伺机吞噬掉他们的生命。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